谁遣仙姿落海涯,孤根封殖若为加?
承平人尚吟宫锦,幽独天宜眷国花。
欲睡可能宵秉烛?
无香犹使客忘家。
宜春苑在归何易,生怕边风起塞沙。
这首诗是唐代李商隐的《再和愔仲张园海棠》。下面是逐句释义:
谁遣仙姿落海涯,孤根封殖若为加?
承平人尚吟宫锦,幽独天宜眷国花。
欲睡可能宵秉烛?
无香犹使客忘家。
宜春苑在归何易,生怕边风起塞沙。
注释:
谁遣仙姿落海涯,孤根封殖若为加?
译文:《谁让仙姿落入海涯,孤独的根茎被封植又有何加?》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对海棠被遗弃或命运多舛的感慨,暗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遭受不幸命运的同情和感叹。”仙姿”指海棠的美貌,”孤根”指的是海棠生长在海边,根系孤单。”若为加”是反问,意思是为什么要让它受到如此的命运。承平人尚吟宫锦,幽独天宜眷国花。
译文:《在和平时期,人们仍吟咏宫廷锦绣,而它却只能独自享受国家的关爱。》
注释:”承平”是指国家安定、太平的时代。”宫锦”可能是指宫廷里华丽的织物或装饰物。”国花”指的是国家的象征性花朵,这里特指海棠。欲睡可能宵秉烛?
译文:《想要入睡时,夜里点起蜡烛或许能助眠?》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夜晚寂静时刻的向往,通过想象点蜡烛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无香犹使客忘家。
译文:《即使没有香气,也让人忘记家的思念。》
注释:这里的”家”可能指的是海棠的家乡或者诗人自己的故乡。”忘家”意味着海棠的香气足以让人忘记思乡之情。宜春苑在归何易,生怕边风起塞沙。
译文:《宜春苑的位置在哪里?回归家园为何如此困难?只怕边远地区有风吹起沙漠。》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回家路途的艰难。”宜春苑”可能是一个地名,但在这里更可能是诗人心中的家乡象征。”塞沙”可能是指边远地区的沙漠,暗喻了诗人对家乡环境的担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海棠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命运,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担忧。整首诗语言含蓄,感情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