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堂堂胡不归?
晨光献岁更熹微。
思艰行在需三鉴,厌乱都人望六飞。
犹有遗臣谁是靡,能知四国岂无挥。
危冠到老仍强项,吾道何伤举世非。

注释:

去日堂堂胡不归?

晨光献岁更熹微。

思艰行在需三鉴,厌乱都人望六飞。

犹有遗臣谁是靡,能知四国岂无挥。

危冠到老仍强项,吾道何伤举世非。

赏析:

这首诗以除夕夜为题,通过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忧虑,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和期望。

首句“去日堂堂胡不归?”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辉煌不再回首,而选择回归现实的无奈和失望。这里的“胡”指的是匈奴、胡人,诗人用这个词来表达自己对过去辉煌不再的无奈和失落。

次句“晨光献岁更熹微。”则是说清晨的阳光已经洒满大地,新的一天已经开始。这里的“熹微”形容晨光微弱,暗示着新的开始虽然光明但是并不耀眼。

第三句“思艰行在需三鉴”,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形势的担忧和焦虑。这里的“三鉴”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占卜方法,通过观察天象来判断吉凶。诗人用这种方法来比喻当前的形势,暗示了国家可能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第四句“厌乱都人望六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都城的人们的期待和希望。这里的“六飞”指的是皇帝出行时所乘的六匹马,象征着权威和尊严。诗人希望都城的人们能够团结一心,共同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努力。

第五句“犹有遗臣谁是靡,能知四国岂无挥。”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臣们的担忧和期望。这里的“遗臣”指的是被遗弃的大臣,“靡”是颓废的意思。诗人担心这些忠臣们可能会因此而颓废不堪,无法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诗人相信还有很多人能够像诸葛亮那样,能够洞察天下大势,为国家出谋划策。

第六句“危冠到老仍强项,吾道何伤举世非。”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坚持原则的信念。这里的“危冠”指的是戴着高高的帽子,“强项”是强硬的样子。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年纪已大,但仍然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诗人认为只要坚持自己的道路,就一定能够得到世人的理解和支持。

整首诗以除夕夜为背景,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以及对忠诚和坚持原则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