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分行年过务观?
旁人又以儗衡山。
愧无文采风流似,傥及承平气象还。
庭树手栽聊可荫,门桃亲署莫嫌孱。
养生岂外庖丁理,挂壁雕弧不再弯。
诗句释义与赏析:
甲戌元日 - 指的是农历甲戌年的元旦,“元”在古代汉语中指新的一年的开始。
谁分行年过务观? - “谁”在这里可能是疑问词,表示提问,“行年”意为走过一年的时间,“过务观”可能指的是对某位名叫务观的人的纪念或评价。
旁人又以儗衡山 - “儗”是模仿或比照的意思,“衡山”通常指代高山,这里可能意味着旁人在比较自己与他人。
愧无文采风流似 - “愧”表示感到惭愧,“文采风流”常用来形容人的才情和风雅,这里诗人自谦没有达到那样的境界。
傥及承平气象还 - “傥”有或许的意思,“承平”指太平盛世或安定时期,“气象还”表示恢复到过去的美好状态或繁荣景象。
庭树手栽聊可荫 - 庭院里种了一棵树,虽小但能提供一些遮阴,象征个人的努力虽微薄,也能为他人带来一丝帮助。
门桃亲署莫嫌孱 - 门前种植了桃树,虽然不茂盛,但亲家(即女婿)种植的桃树不要嫌弃它弱小,表达了一种包容和谦逊的态度。
养生岂外庖丁理 - “养生”在这里指的是养生之道,“庖丁理”可能是指厨艺或生活技巧。诗人认为养生之道不必外求于技艺高超的人,只要按照自然的规律去生活就足够了。
挂壁雕弧不再弯 - 墙上挂着雕刻精美的弓,即使再用力拉也不会再弯曲,比喻坚持原则和信念,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改变。
译文:
甲戌新年到来时,我不禁自问:谁能像我一样走过一年的光阴?别人又在用我与衡山作比较。我感到惭愧,因为我没有像文人骚客那样有文采和风采。倘若能够赶上太平盛世,我也希望能够恢复过去的气象。庭院里的一棵树,虽然很小,但却能为我提供一点阴凉。亲家的门上种的桃树,尽管不如我家的茂盛,也不要嫌弃它不够强壮。养生之道并不是只有精通厨艺的人才能做到的,只要按照自然的规律去生活就可以了。悬挂在墙上的箭,即使是被用力拉弯也不会再弯曲,这都说明了坚持的原则和信念是不会改变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己的境遇和他人的成就,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价值的怀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庭院中的树木、门上的桃树以及挂在墙上的弓箭等物,传达了一种简朴、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在修养的情怀。整体上,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