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易误看花人,阴岭阳崖本不均。
骤暖料难留过夜,猛风恐又簸成尘。
一年韶景容轻负,七憩禅栖未厌频。
长愧胜情周与傅,山中迟伫辄经旬。

清明后十日观杏花。旸台山复儿随儿褧、女及继絜纮綮绂荷樨稻诸孙从

春寒易误看花人,阴岭阳崖本不均。

骤暖料难留过夜,猛风恐又簸成尘。

一年韶景容轻负,七憩禅栖未厌频。

长愧胜情周与傅,山中迟伫辄经旬。

注释:清明后十日,在旸台山观赏杏花。旸台山,山名,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复儿,指张复儿;儿,是张氏的排行字。褧(jiǒnɡ),姓,春秋时郑国大夫公孙段的子孙。女及,女子。继絜(jié),姓,春秋时鲁国人臧僖伯的妻子。纮(hónɡ),系,用丝织成的带子。綮(qǐn)绂(fú),都是古代系结衣服的带子。荷,荷花。樨(xī),桂花。稻诸孙,指张岱和张凤的儿子张凤祚等。

春寒易误看花人,阴岭阳崖本不均。

骤暖料难留过夜,猛风恐又簸成尘。

译文:春寒容易使人看不清花朵,阴岭和阳坡本不一样。突然变暖,料想花枝也留不住过夜,猛烈的风恐怕又会把花吹成灰尘。

赏析:春天里,万物复苏,百花开放,这是大自然最美好的时节。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春天的美景却是一种奢望。因为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有时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有时却又寒气逼人,让人感到寒冷刺骨。这种天气变化给赏花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尤其是当阴岭和阳坡上的花儿都开放时,人们很难分清哪一个是阳坡上开的,哪一个是阴岭上开的。而一旦天气突然变暖,花儿也无法抵挡住这股暖流,只能匆匆绽放一瞬,然后就凋谢了。因此,对于那些不能亲眼看到这美景的人来说,春天的美景就变得非常珍贵了。

这首诗就是作者在春天观赏杏花时所写下的感怀之作。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阴岭阳坡、骤暖料难留过夜等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美景的珍视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春天变化的无奈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