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充净供法王台,却渡浑河溷俗埃。
若个真能留核种?
吾衰久不见花开。
老僧寄速亲装笼,居士分甘费数枚。
等是与山缘未断,秋凉犹拟就松来。
【注释】
谢心畬分贻戒台山桃:谢宗师赠送给戒台山的桃花。谢心畬,即谢应瑞,号心畬(1054-1126),宋代僧人,福建莆田人。他精研律宗,著有《戒台新颂》。贻,赠予。贻戒台,即赠给戒台山。戒台,山名,在今北京市怀柔县。核种,核果种子,如桃、李、樱桃等。
吾衰久不见花开:我年老力衰,很久没有看到桃花开花了。吾,我。衰,衰老。
老僧寄速亲装笼:老和尚寄来装有桃子的盒子。速亲,僧人名。
居士分甘费数枚:居士们分着吃桃子,吃了好多个桃子。
等是与山缘未断,秋凉犹拟就松来:这都是和山的联系没有中断,秋天凉爽时还打算到松树旁去游玩。等是,都是。
【赏析】
此诗为宋理宗绍定元年(公元1220年),僧徒游于戒台山时作。
开篇二句点题。《四库提要》引王士祯语:“戒坛乃佛氏净土,其地则净供法王台也。”这是说戒坛是佛教修行的清净场所,也就是法王台。“却渡浑河秽俗埃”,意思是说从这里渡过浑河可以远离世俗污秽。
第三句写送桃之意。“若个真能留核种”意谓谁能真正留下桃核种呢?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借桃核种比喻自己不能留在人间,只有随桃花一起飘落,归向自然。这里,诗人以桃花自比,表现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生命无常的感叹及对佛法修持的坚定信念。
第四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佛法修持的坚定信仰。
第五、六句写自己虽已衰老,但依然热爱山林之乐,与大自然保持密切关系。作者在诗中写道:“老僧寄速亲装笼”,“居士分甘费数枚”,表明他们都很欣赏这种新鲜可口的东西。作者用“等是”和“犹拟”两个词来形容自己与这些新鲜果子的关系,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闲情逸致。
末两句写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希望在秋季凉爽的时候到松树林中去游玩。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