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溪行讨得源,廿年如梦漫留痕。
平生事事蹉跎过,犹及衰残筑此墩。
这首诗的原文是:
听水第二斋落成幼点嘿园同赋
无意溪行讨得源,廿年如梦漫留痕。
平生事事蹉跎过,犹及衰残筑此墩。
注释:
无心追求溪流源头,二十年如同梦中一般匆匆流逝,留下的痕迹已经模糊不清。
一生的事务都是蹉跎而过,直到衰老残疾才筑起这小小的土墩。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对人生感悟的诗。诗人通过描述溪流源头和土墩的建造,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无意溪行讨得源”,意思是说诗人没有特意去追寻溪流的源头,而是顺其自然地来到了这里。这里的“溪行”指的是诗人在寻找水源的过程中的行动。而“讨得源”则是指找到了水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顺应和尊重,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人生的一种态度——顺其自然,不强求。
次句“廿年如梦漫留痕”,意思是说二十年的时间就像是一场梦幻,留下的只是一些模糊的痕迹。这里的“廿年”指的是诗人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的经历和感受。“如梦”则是指这些经历和感受就像是一场梦一样虚幻而短暂。而“漫留痕”则是说这些痕迹已经无法辨认,只能隐约地感受到它们的存在。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他感叹人生短暂而虚幻,无法留下深刻的痕迹。
第三句“平生事事蹉跎过”,意思是说一生中的事务都是白白浪费过去,没有任何成就。这里的“蹉跎”是指时间的流逝和事务的拖延。而“平生”则是指整个人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失望和无奈,他觉得自己一生都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只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
尾句“犹及衰残筑此墩”,意思是说即使到了衰老残疾的地步,也要努力建设这个小土墩。这里的“衰残”是指衰老残疾的状态。而“筑此墩”则是指建造这个小土墩。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决心,他虽然已经老了,但仍然要坚持努力,为自己建造一个小土墩作为纪念和寄托。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执着和坚韧精神。
整首诗通过描述溪流、土墩和人生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他以自然的变化为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哲学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