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琅玕绿到山,敢将千户较人间?
此君颇亦伤芜秽,及取新萌莫等闲。
【注释】
一路琅玕:一路都是绿色的竹子,指山路。
敢将千户较人间:敢把千户人家和人间比较一下吗?
及:等到。取新萌:取用嫩芽。等闲:随便,不慎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赞美山中新竹,以抒发对官场污浊的厌恶之情,表达自己洁身自好的思想。全篇采用对比手法,先写山中新笋,然后写人间秽草;先写山中新竹,然后写人世秽土;最后写山中新笋,而归结于“洁身自好”。
前四句描写了一幅清新幽美的山间景色。作者从山路入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山的翠绿,这满山的翠绿就是一条条挺拔苍翠的竹竿。在这条山路上,一层层绿荫连着一层层绿荫,一直延伸到天边。这里运用了比喻,“一路”是总领下文,“琅玕”是形容山中竹林的青翠,“绿到山”是说山中竹子长得非常茂盛,郁郁葱葱。“敢将千户比人间”一句,是说这些竹子长得如此之好,简直可以跟人间的高楼大厦相提并论了。“敢”字写出了一种自豪感。“及取新萌莫等闲”,意思是说这些竹子长出来的嫩叶、嫩枝不要轻视,要珍惜它,不能像那些杂草一样任其荒芜。
后四句写诗人在山中看到新笋时的感受。“此君颇亦伤芜秽”,这里的“此君”是指诗人自己。诗人说自己也感到有些伤感,为什么呢?因为看到满山的翠绿,他想到了人间的污秽。“及取新萌莫等闲”,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看到这些生长得如此茁壮的新笋,不能像对待那杂草那样随意地处理它。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幽、高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丑恶现象的厌恶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