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寒总抱向阳心,步障围春不在深。
忏尽绮情就灰槁,却陪索笑一沉吟。
注释:
月华贝勒招赏庭梅:在月光下,贝勒府召请人赏梅。
耐寒总抱向阳心:梅花耐寒,总是向着太阳开放。
步障围春不在深:用步障围起的地方(庭院)春天的气息并不浓。
忏尽绮情就灰槁:把华丽的情感全部都忏悔完了,就枯萎凋零了。
却陪索笑一沉吟:仍然陪笑着,沉思着。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自喻,写自己对荣辱得失、爱憎情愁的超然态度以及与世无争、清高傲世的精神。全诗意境优美,语言凝炼。
耐寒总抱向阳心,步障围春不在深。
忏尽绮情就灰槁,却陪索笑一沉吟。
注释:
月华贝勒招赏庭梅:在月光下,贝勒府召请人赏梅。
耐寒总抱向阳心:梅花耐寒,总是向着太阳开放。
步障围春不在深:用步障围起的地方(庭院)春天的气息并不浓。
忏尽绮情就灰槁:把华丽的情感全部都忏悔完了,就枯萎凋零了。
却陪索笑一沉吟:仍然陪笑着,沉思着。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自喻,写自己对荣辱得失、爱憎情愁的超然态度以及与世无争、清高傲世的精神。全诗意境优美,语言凝炼。
注释: 十一月十四夜听水斋同苏盦待月即送北行 树静泉枯谷气寒,灭灯不语对凭栏。 断钟坠涧无寻处,佳月笼云恣赏难。 却向山中谋小集,试从别后忆今欢。 戒坛潭柘何能忘,为渡浑河取次看。 译文: 十一月十四日晚上在水斋与苏盦一同等待月亮升起就送你去北方(北行)。 树静泉枯山谷寒,熄灯不言语对靠栏杆。 断钟落在深涧中找不到,好月儿高悬云间任我欣赏。 却在山里筹划一次小聚会,试着回想过去的美好时光。
【注释】 ①“春江”二句:诗筒把向春江读。把:持,执;春江:指春天的江面。 ②月满船:形容月光皎洁如镜。 ③度云海:渡过云涛。 ④风泉:《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问子敬曰:‘顾长康何如?’答曰:‘顾画如鬼工,五岳散复,但目耳鼻口形似而丑。” ⑤别来痛逝:指作者与友人分别已久,思念朋友之深如同失去了他一样。 ⑥他日论文识子偏:他日:未来之日,指将来;识:赏识;偏:不一般。 ⑦缄泪寄将频北望
【注释】 宿灌佘山居:住在灌佘山的山居。 数竿竹外无多地,半属梅花半属兰:几根竹子在竹林外面没有多少地方,一半属于梅花,一半属于兰花。 留客便盘圆石坐:客人来了就在地上摆张圆石桌子坐下。 借书惯就绿阴摊:借书的人习惯坐在树荫下看书。 空阶驯雀寻常下:空荡的台阶上常有麻雀嬉戏。 小沼潜鱼自在宽:小池塘里游动的鱼儿很自在。 有酒不应成独饮:即使有酒也不应独自饮酒。 墙头还泥好烟峦
这首诗的格式如下: 水退同周彦升黄子穆丈林贻庵啖荔长庆寺 溪堤欹塌稻孙斜,乞籴山僧对客嗟。 我辈且来评荔子,好官犹解惜荷花。 京圻水退徵输粟,海市钱荒盼捆茶。 莫过湖亭怀李赵,烟中城郭叫昏鸦。 注释: - 水退同周彦升黄子穆丈林贻庵啖荔长庆寺:水退之后,我们一起品尝荔枝于长庆寺。 - 溪堤欹塌稻孙斜,乞籴山僧对客嗟:溪边的堤岸倾斜,稻田弯曲,我们向山中的僧人购买粮食,客人对此感到叹息。 -
诗句释义及译文: - 安排渔具号天随:指准备渔具,随风呼唤,希望出海捕鱼。 - 晞发沧洲已悔迟:早晨起床时头发还未干透,已经感到遗憾后悔了。 - 善病无方苏渴肺:形容病情严重到了需要用药物来治疗的地步。 - 懒吟有分赦愁髭:因为懒得吟诗而心情放松,从而减轻了忧愁和疲劳。 - 露兰香悴宁论服:露水和兰花的香气虽然让人感到疲倦,但是这种疲惫是难以消除的。 - 风叶秋深各自知:秋风渐起,树叶纷纷落下
诗句如下: ```似闻鶗鴂隔花鸣,百五匆匆记不清。 及未雨时烦作计,便成烟去那忘情? 无风帘幕仍香篆,如水楼台更笛声。 还是海棠沈睡好,枉烧银烛问蟆更。 ``` 注释 1. 鶗鴂:一种鸟类,声音哀婉凄切,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结束和生命的无常。 2. 隔花鸣:形容鶗鴂的声音在花间传播,增添了一丝幽静的氛围。 3. 百五:古代对农历五月的称呼,这里指五月的某一天。 4. 记不清
诗句原文:梦雨愁云暮复朝,似寒非暖最难料。 译文注释:梦中的雨和忧郁的云气在傍晚时又重新出现,它们给人的感觉既凉又热,难以预测。 赏析: 1. 诗歌主题:该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时分所经历的天气变化,通过这种自然现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2. 艺术特色: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物情感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的情感深度。同时,诗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
【注释】 青青:形容草木茂盛。河畔草如袍,扶上秋千地本高:河边的青草像一床大毯子,高高的秋千就立在它的上面。扶:攀援。“扶”通“攀”。 【译文】 河边的青草像一床大毯子,高高的秋千就立在它的上面。消息日边新嫁杏,风情露井昨开桃:从日边传来了新婚的消息,昨天的露井里开了桃花。屏山入梦犹胜画,井水沉愁不受篙:梦中的屏风比画还要美丽,井中的水却沉下忧愁不能舀取。守过黄昏还伫月,觉来失笑总徒劳
【注释】 过玉屏山庄:经过玉屏山庄。玉屏山在今安徽宣城市。舣(yǐ):停泊,靠岸。阳崎棹:指渔船。赪桐:红色的桐树,这里指桐花。欻(xū):突然,忽然。旧物当门惟石坐:门前旧物唯有石头。石坐:指石凳。尔时插架尽牙签;这时书架上摆满了书签。官资到手谁能餍(yàn):官位到手了,谁又能满足呢?官资:指官职。诗卷随身可也添:诗卷随身携带,也可以增加学问。江神:指江神祠。 【赏析】 《过玉屏山庄》
春阴和含晶韵 其一 落红庭院昼愔愔,半晌微晴半晌阴。 滞雨添成归燕懒,峭寒能否病鹦禁? 偶抬柳眼只生怅,稍展蕉心且见侵。 莫怨东风悭与便,吹犹不散酿还深。 注释: 1. 春阴和含晶韵: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作。 2. 落红庭院昼愔愔:庭院中落叶满地,静谧的阳光洒在庭院里。 3. 半晌微晴半晌阴:一会儿是微光闪烁的天空,一会儿又是阴云密布。 4. 滞雨添成归燕懒:雨水滞留
【注释】 月华贝勒招赏庭梅:月下的庭院里,贝勒招人观赏庭中的梅花。 廿年零落几朱门: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像朱门的败落子弟一样落魄不堪。 历劫臞仙合断魂:历经风风雨雨,瘦弱的仙人也感到心如刀割。 自是深根移不得:因为根太深,所以不能移植。 国花堂下了无痕:在国家名园中,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赏析】 《月华贝勒招赏庭梅》是一首咏梅诗。全诗通过描写梅花的遭遇,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注释】: 贝勒(bèiléi):亲王的称号。招赏庭梅:指观赏庭院中的梅花。月华:月光,比喻梅花。 亲手浇培二十年:自己亲手浇灌培育了二十多年。 对花犹及未华颠:面对盛开的花,还来不及欣赏它的花冠。 天心地气须猜度:天地间的变化需要猜测。天心、地气,泛指自然规律。 人事终持造化权:人世间的事情终究要掌握在自然的主宰者手中。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二月。诗人因被贬而流落岭南
【注释】 贝勒:清代官名。赏庭梅:指赏花。占断春:独占春天。凤城:京城。飞英白:落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赏庭梅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首句“月华贝勒招赏庭梅”,写诗人欣赏庭中梅花的情景。“阅遍冰霜”四字写出了梅花傲骨凌寒的品格,也暗示了自己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占断春”三字则表明梅花独占了整个春天,展现出了梅花在严寒中的顽强生命力和美丽风姿。 次句“凤城从未有双身”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养浩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六月初一日漱芳斋听戏":这首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在一个初夏的日子里,在漱芳斋中聆听戏曲的情景。 - "六月":指农历的六月。 - "初日":即农历的初一,通常指一天的开始,这里特指初六这一天。 - "漱芳斋":可能是一个园林或雅致的场所,用于宴请宾客。 - "听戏":指的是听戏曲表演。 "钧天梦不到溪山,宴罢瑶池海亦乾"
诗句如下: ```一曲何戡触旧悲, 卌年看举寿人卮。 相公亦是三朝老, 宁见椒风受册时? ``` 译文: ``` 何戡的一曲触动了我们心中旧日的悲痛, 二十年前庆祝长寿之人举杯饮酒的场景。 你作为朝廷中的一位老臣, 难道还能见证那被尊奉为国师的皇帝接受册封的时刻? ``` 注释: - 何戡(hé kān):唐长庆时期著名歌者。 - 触旧悲:触动旧时的悲痛。 - 卌年:二十年。 -
【注释】 六月初一日:即农历的五月初一,古人以农历为月。 凝碧池:在杭州西湖之南,相传是白居易所建,故名。 社饭:古代祭祀土地神时所食的饭,也用来祭祖。遗言:指死者生前的遗训或遗言。 史家:即史书,这里泛指历史书籍。 薄:轻视,这里指贬低。 缠头:古代宴会上的一种礼节,客人送给主人的礼物,用彩线结成的条状物。说报恩:报答恩情。 【赏析】 这首诗大约写于作者晚年任江州刺史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