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鹤绵冬春,诗声岂非瑞?
矧兹朋簪盍,胜似草堂寄。
主人庭宇拓,避俗善养志。
我来欻已期,陶写亦数至。
土风始百年,逮君盖四世。
汉上罗宾僚,宣南盛气类。
洛钟千里应,赵璧一双赛。
俯仰甲子周,承平有馀味。
秃翁感遗孑,梨楂并所嗜。
不图隔京尘,复此倡闽派。
酒温梅正花,万事且拨置。

这首诗是诗人在人日(农历正月初七)的栩楼中吟咏诗歌,与友人分韵得瑞字。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风鹤绵冬春,诗声岂非瑞?
风吹着寒冷的冬天,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这不就是诗声吗?这里用“风鹤”比喻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开始。“诗声”则代表着诗人的创作和表达,它们如同春天的气息一样,给人带来温暖和生机。“岂非瑞”则是诗人感叹,这不就是美好的征兆吗?

矧兹朋簪盍,胜似草堂寄。
况且我们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聚集在一起,不如将我们的心情寄托在草堂之中。这里的“朋簪”指的是文人墨客,他们聚在一起讨论诗文,交流思想。而“草堂”则是杜甫在成都草堂中生活的地方,象征着文学创作的场所。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主人庭宇拓,避俗善养志。
主人的庭院空间不断扩大,他善于避开世俗的纷扰,培养自己的志向。这里的“主人”指代诗人自己,他通过扩大自己的庭院空间来逃避世俗的纷扰,从而更好地专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

我来欻已期,陶写亦数至。
我来到这儿已经等了很久,我已经多次来到这里进行陶冶和修养了。这里的“欻”是突然的意思,表示诗人对于这次聚会的期待之久。而“陶写”则是指诗人通过聚会来进行文学创作和修养。诗人通过这个表述,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土风始百年,逮君盖四世。
当地的风俗已经延续了一百年,你家族已经有四代人了。这里的“土风”指的是当地的风俗和文化传统,而“百年”则表示这种风俗和文化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诗人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家乡文化的怀念和赞美。

汉上 Robin 僚,宣南盛气类。
汉代的罗宾僚人,他们的盛气凌人如同宣南的人。这里的“Robin 僚”是指东汉末年的罗宾族,他们以勇猛著称。而“宣南盛气类”则是指宣南地区的人以盛气凌人的风气著称。诗人通过对这两个地方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不同地域文化的欣赏和认同。

洛钟千里应,赵璧一双赛。
洛阳的钟声传播千里,赵国的玉璧一对相匹敌。这里的“洛钟”指的是洛阳的钟声,而“千里应”则表示钟声的传播范围非常广泛。而“赵璧一双赛”则是指赵国的玉璧非常精美,可以与之媲美。诗人通过对这两个物品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审美和鉴赏能力。

俯仰甲子周,承平有馀味。
低头抬头之间经历了甲子一周,国家的和平繁荣让人回味无穷。这里的“甲子周”指的是一个周期为六十年的天干地支系统,每个周期代表六十年的时间。而“承平有馀味”则表示国家在和平时期的发展繁荣让人感到满足和愉悦。诗人通过对这个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平繁荣的美好祝愿和感慨。

秃翁感遗孑,梨楂并所嗜。
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深感孤独,喜欢梨和山楂这两种食物作为慰藉。这里的“秃翁”指的是满头白发的老人,而“遗孑”则表示老人感到孤独无依。而“梨楂并所嗜”则是指老人喜欢梨和山楂这两种食物,因为它们是他最喜欢的零食。诗人通过对这个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老人孤独生活的同情和关注。

不图隔京尘,复此倡闽派。
没想到远离京城的尘埃,又在这里提倡闽派的诗歌。这里的“隔京尘”指的是远离京城的喧嚣和繁华,而“倡闽派”则是指推广闽派诗歌的风格。诗人通过这个表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风格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尊重和倡导。

酒温梅正花,万事且拨置。
酒杯温热如梅花瓣般洁白,一切都被搁置一旁不去管它。这里的“酒温梅正花”描述了一种优雅宁静的氛围,而“万事且拨置”则表示诗人将一切杂事都放下,专心享受这份宁静的美好时光。诗人通过这个表述,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感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