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罢柏舟掩卷嗟,忽闻精卫出秦家。
鸿惊塞北伤春柳,蝶梦江南带雪花。
强笑为欢全父命,返魂归榇计天涯。
料知无限不平恨,化作钱塘处处鸦。

《挽绍兴秦烈妇二首》是清代诗人陈毓瑞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秦烈妇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这位女性烈士的崇敬和哀悼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咏罢柏舟掩卷嗟:“咏罢”,表示读完或读完后;“柏舟”,通常指代一种柏木制的船,也用来象征坚韧不拔;“掩卷嗟”,即掩卷叹息,形容读到感人之处时的心情。此句可能反映了诗人在阅读关于秦烈妇的故事后,感到深深的震撼和惋惜。
  2. 忽闻精卫出秦家:“精卫”,神话中的鸟,常用来象征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出秦家”,意指从秦家传出,可能是指秦烈妇的真实事迹被人传颂。此句描绘了秦烈妇英勇事迹的传播与赞颂。
  3. 鸿惊塞北伤春柳:“鸿”,大雁,这里用作比喻;“塞北”,指北方边境地区;“伤春柳”,春天里柳树发新芽,但往往被风吹动,给人一种凋零的感觉,这里可能象征着生命的脆弱或易逝。此句表达了对秦烈妇生命终结的哀叹。
  4. 蝶梦江南带雪花:“蝶梦”暗示了虚幻或梦境般的美好,“江南”,指中国南部的河流区域,常被用来象征富饶和美丽的风景;“带雪花”,表明即使在梦中,景色依旧美丽,但却带着凄凉和悲伤的色彩。此句描绘了秦烈妇虽在梦中仍保有美好愿望,却无法实现的遗憾。
  5. 强笑为欢全父命:“强笑”,勉强微笑;“为欢”,为了欢乐而做;“全父命”,保全父亲的遗愿。此句可能是在说秦烈妇尽管面临生死抉择,但她还是选择为了保全父亲的遗愿而牺牲。
  6. 返魂归榇计天涯:“返魂”,使灵魂回归;“归榇”,指把棺材运回家;“计天涯”,考虑整个国家的大义或长远利益。此句表达了秦烈妇为了国家和家庭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的决心。
  7. 料知无限不平恨:“料知”,推测或知晓;“不平恨”,指内心深处难以平复的怨愤。此句可能是在说秦烈妇生前经历了许多不公,她对此有着深刻的感受和怨恨。
  8. 化作钱塘处处鸦:“化作”,变成;“钱塘”,古地名,今属浙江省杭州市,这里可能指杭州或其他与钱塘有关的地点;“处处鸦”,意味着到处都有乌鸦,乌鸦常常被视为不幸和死亡的象征。此句描绘了秦烈妇死后,她的怨愤变成了无处不在的乌鸦,成为了对不公正的一种无声抗议。

这首诗不仅是对秦烈妇英勇事迹的赞颂,更是对她悲剧命运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读和注释,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时代背景。同时,这首诗也在提醒人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并对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生命的英雄表达敬意和哀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