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读高人传,入山恐不深。
谁知猛虎穴,转在桃花林。
地僻王章废,天高劫运沉。
寥寥人境外,白骨已成岑。
【注释】
再克集集,俘斩二百馀级,溪水为赤:又攻克了集集,俘虏斩杀了二百余名敌人,溪水也被染成了红色。
昔读高人传:从前读过《高人传说》。
入山恐不深:进入山林恐怕不能深入。
谁知猛虎穴,转在桃花林:想不到老虎洞就在桃花林深处,而自己却未曾觉察。
地僻王章废,天高劫运沉:地势偏僻,王道废弛,朝廷的权威也日益削弱,连天都显得高远了,国家的命运就像大劫一样沉重。
寥寥人境外,白骨已成岑:但四周荒凉无人烟,白骨已经堆积成山。
【赏析】
本诗作于诗人晚年。据诗题所记:“再克集集,俘斩二百馀级,溪水为赤”,可见诗人是随军出征,平定叛军有功,因此得胜回朝,被授以官衔。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相反却有“地僻王章废”的感慨,“天高劫运沉”的叹息;同时,他又想到“寥寥人境外”的凄凉景象,以及“白骨已成岑”,不禁黯然神伤,于是写下这首诗篇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首联写诗人平定叛军后的喜悦心情。“再克集集”表明诗人平定叛军并非偶然,而是经过艰苦战斗才取得胜利的。“俘斩二百馀级”,说明这次战役中俘虏和斩杀敌军人数很多。“溪水为赤”则是指河水因战火燃烧而变得赤红,形容战场惨烈。
颔联用典,意谓诗人曾读过《高人传》,即《史记·伯夷列传》中的记载,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儿子,孤竹君死后,他们兄弟推让王位给叔齐,自己则去采薇而食。后来二人饿死在首阳山上,人们称他们为“义士”、“高人”。此联借用典故表示诗人对隐居山林的羡慕。然而,诗人并没有真正退隐山林,只是希望像古人那样隐居山林而已。
颈联承上启下,由景及情。“谁”“知”二字,一语双关。既指诗人自己,暗指自己未能如古人那样隐居山林;又指敌人,暗示叛军将进犯山林。这一联运用反问句式,表达了诗人对战乱时期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
尾联写诗人对当前形势的无奈。“地僻”与“王章废”呼应,指出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偏僻,王政已经衰败;“天高”与“劫运沉”呼应,意味着国家的命运已经处于危难之中,如同天高云淡时大劫降临一般。“寥寥人境外”形容周围没有人烟,一片荒凉;“白骨已成岑”则描绘出战争结束后的景象,到处都是死去的白骨,堆积成山。这两句诗通过描写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带来的破坏深感痛心疾首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