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黄袍竟释戈,宋家杯酒奠山河。
培成绝学千秋盛,养就人材两榜多。
南渡偏安缘积弱,北边失策在连和。
由来礼义维持久,易世犹传正气歌。

这首诗的标题是“咏史十二首”,其中包含了前汉、宋家、培成绝学等历史事件和人物。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一着黄袍竟释戈,宋家杯酒奠山河。
  • “一着黄袍”指的是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穿上黄袍,成为皇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释戈”则表示战争结束,不再有战争发生。“宋家”指的是赵匡胤的家族,他在建立宋朝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杯酒奠山河”则是指赵匡胤通过杯酒间的方式,向天下宣布他将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
  1. 培成绝学千秋盛,养就人材两榜多。
  • “培成绝学”指的是培养出了优秀的学术人才,使得学问得到了发扬光大。“千秋盛”则是强调学问传承至今,历经千年而依然兴旺发达。“养就人材”则是指培养了众多杰出的人才,这些人材分布在各个领域。“两榜多”则是指科举考试中的两个等级(状元、榜眼)都有很多人参加,说明人才济济。
  1. 南渡偏安缘积弱,北边失策在连和。
  • “南渡偏安”指的是南宋时期偏安于江南一隅的情况。南宋在金朝的压力下被迫南迁,虽然偏安于一地,但仍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缘积弱”则是指南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长期以来国家实力不足,无法与北方强国抗衡。“北边失策在连和”则是指南宋在面对北方威胁时,采取了过于保守的政策,希望通过议和来避免战争,但这种策略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1. 由来礼义维持久,易世犹传正气歌。
  • “由来礼义”指的是自古以来,礼仪和道义就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维持久”则是指这种价值观一直延续至今。“易世犹传正气歌”则是指即便时代变迁,这种正义的声音依然被人们所传颂,成为激励人心的力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议论,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衰的思考。诗人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强大,不仅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政治制度。同时,诗人也指出,一个国家的命运是由其人民决定的,只有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如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等,这些都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