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明日送征鞍,银烛金尊向夜阑。
万里烽烟惊岁暮,一年风雨怯春寒。
才高不肯埋尘牍,肠热何妨就冷官。
莫道此乡多宝玉,知君已作白云看。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的理解与掌握。此题考查考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情感与主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意象,然后结合具体诗眼进行答题,注意答题格式规范。
“天涯明日送征鞍”,意思是:明天天涯就要送你出征了,我还要为你饯行。这里“天涯”点明诗人当时所在之地是长安,“送征鞍”则表明友人将远赴边塞,所以诗人用“明日”二字点明时间,突出友人即将远行,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此行的不舍之情。
“银烛金尊向夜阑”,意思是:银烛高照,金樽满斟,直到月已西沉。这里的“银烛”“金樽”都是指精美的酒器,用来陪衬“银烛高照,金樽满斟”的意境,也暗示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心情。“夜阑”指的是深夜时分,诗人此时已经陪伴友人饮酒至深夜。
“万里烽烟惊岁暮,一年风雨怯春寒”,意思是:烽火连天,战乱不已,这使人们更加害怕新的一年的到来。这里的“烽烟”指的是边疆战事频繁,“岁暮”表示岁月将尽,“春风寒”形容天气寒冷,诗人通过描绘边疆战事不断、战乱连连、人民生活困苦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之情。
“才高不肯埋尘牍,肠热何妨就冷官”,意思是:你的才华很高,不愿埋没在碌碌无为的官场中;虽然身居冷官却胸怀壮志,不畏严寒。这里的“尘牍”指的是琐碎无用的东西,“埋尘牍”即指埋没在琐碎的事务之中;“冷官”指的是地位较低的官职,“就冷官”即指身处低微之处。诗人通过描写友人不愿做平庸之人,即使身处低位也要有建树的高尚精神,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莫道此乡多宝玉,知君已作白云看”,意思是:不要说此地出产宝玉,我知道你已经有了高远的志向,就像白云一般飘渺了。这里的“宝玉”指的是宝玉石,比喻珍贵的人才,“白云看”则是指像云彩一样高远地看待事物,不再留恋尘世。诗人用“莫道此乡多宝玉,知君已作白云看”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高远志向的赞许,同时寄寓了对友人的祝愿之情。
【答案】
天涯明日送征鞍
——明天天涯就要送你出征了,我还要为你饯行。
银烛金尊向夜阑
——银烛高照,金樽满斟,直到月已西沉。
万里烽烟惊岁暮
——烽火连天,战乱不已,这使人们更加害怕新的一年的到来。
一年风雨怯春寒
——一年风雨不止,令人畏惧春天的寒冷。
才高不肯埋尘牍
——你的才华很高,不愿埋没在碌碌无为的官场中。
肠热何妨就冷官
——虽然身居冷官却胸怀壮志,不畏严寒。
莫道此乡多宝玉
——不要说此地出产宝玉,我知道你已经有了高远的志向,就像白云一般飘渺了。
知君已作白云看
——知道我一定会有高远的志向,就像天空中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