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蜀文驰道路开,先声早自夺人来。
不锄薤本知宽政,略示蒲鞭见治才。
几处儿童迎郭伋,一时宾从尽邹、枚。
运筹敢道参帷幄,桑梓情深感事哀。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捒中感事:“捒”通“悟”,意为领悟、理解。这里表达的是作者对蜀地(指四川地区)的理解和感悟。

  2. 谕蜀文驰道路开:指皇帝下诏给蜀地,使得那里的人们开始了解朝廷的旨意和政策。”谕”是告知的意思,“蜀”指的是四川地区。

  3. 先声早自夺人来:表示朝廷的政令或策略在一开始就取得了成功,使得当地人民迅速归顺或接受朝廷的领导。”先声”比喻为领导者或权威的声音,而“夺人”则意味着吸引了人心。

  4. 不锄薤本知宽政,略示蒲鞭见治才:”不锄”即不加干涉、放任自流;“薤本”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植物,象征性的比喻,表明政府的政策宽松,允许地方自治。“蒲鞭”是一种刑罚,象征着轻微的惩罚或者警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政府采取宽容的政策,不过度干涉地方事务,同时也展示了治理能力。

  5. 几处儿童迎郭伋:郭伋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以其清廉和善于教化百姓著称。这里的“几处”指的是几个地方,“儿童”则是指当地的小孩子。郭伋被孩子们迎到自己的地方,说明他在当地的声望很高,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和尊敬。

  6. 一时宾从尽邹、枚:邹阳和枚乘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以才华横溢闻名。这句话可能是形容郭伋的到来让当地的文人学者都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国家大事。这里的“宾从”指的是宾客、随从,他们都是来听取郭伋的意见和见解的。

  7. 运筹敢道参帷幄:运筹帷幄是古代兵法中的一种战略部署,指的是在幕后制定计划和策略。这里的“敢道”表示敢于公开谈论或建议,“参帷幄”则是指参与制定重要的决策或计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郭伋敢于站出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与朝廷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8. 桑梓情深感事哀:桑梓是指家乡的土地和房屋,象征着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情感。这句话是在表达郭伋对于四川地区的深深情感,以及他对当地人民的深深同情和关心。

    译文

    在四川地区,皇帝的诏令如春风吹遍各地,使得人们开始了解朝廷的旨意和政策。一开始朝廷就取得了成功的领导地位,让人们纷纷归顺。朝廷采取宽容的政策,不过度干涉地方事务,同时也展示了治理能力。几个地方的小孩热情地迎接郭伋这位受人尊敬的官员,一时间文人学者们都聚集起来讨论国家大事。郭伋敢于站出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与朝廷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他对于四川地区的深深情感和对当地人民的深深同情,让人深感哀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郭伋在四川地区的影响和影响的描述,展现了他在当地人民中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诗中提到的“先声早自夺人来”和“运筹敢道参帷幄”等词语,都表达了郭伋在政治和治理方面的能力。同时,诗中也描绘了郭伋与当地人民互动的场景,如“几处儿童迎郭伋”和“一时宾从尽邹、枚”,这些描写都生动地表现了郭伋在民间的威望和亲和力。最后一句“桑梓情深感事哀”更是深化了对郭伋的情感投入,体现了诗人对这一历史人物的深情怀念和敬意。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充满了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