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将王命论班彪,舌烂唇焦语未休;
无补君亲空痛哭,同为羁旅倍生愁。
千秋气节怀龙尾,半世功名愧虎头。
拔剑酒酣歌斫地,因君还欲赋同仇。

注释:

葭月二十六日喜晤石庄,兼话大甲官军捷信——葭月二十六日高兴地和石庄见面,并谈论大甲官军的捷报。

曾将王命论班彪,舌烂唇焦语未休;——曾经把皇帝的命令比作班彪的《王命》,但言语中充满了不满和愤怒,甚至到了口齿不清的地步。

无补君亲空痛哭,同为羁旅倍生愁——虽然无法帮助君主和亲人,但却只能独自痛苦地流泪,因为自己也是一个被囚禁的人。

千秋气节怀龙尾,半世功名愧虎头——他的一生保持着高尚的气节,就像龙尾巴一样威武;但半辈子来,却没有什么真正的成就,感到惭愧不如老虎头。

拔剑酒酣歌斫地,因君还欲赋同仇——在饮酒高歌时,突然拔出剑来砍向大地。因为有了您,我还要写诗来表达对敌人的仇恨。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林景熙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在与友人相遇时的感慨之情,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生动形象。

首句“葭月二十六日喜晤石庄,兼话大甲官军捷信”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相会的场景,以及他们共同谈论的大甲官军捷报的喜悦心情。葭月是农历十月,二十六日应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中间四句“曾将王命论班彪,舌烂唇焦语未休;无补君亲空痛哭,同为羁旅倍生愁。”则是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他认为皇帝的命令虽然崇高,但却无法实现,因为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改变现状。他为国家的前途而担忧,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感到悲哀。

最后两句“千秋气节怀龙尾,半世功名愧虎头。拔剑酒酣歌斫地,因君还欲赋同仇。”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总结和反思。他认为自己的一生虽然没有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就,但他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气节,就像龙尾巴一样威武。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表达对敌人的仇恨和对国家的忠诚。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生动形象。诗人通过对自身经历的描写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和期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