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险攀幽路未通,全家门闭乱山中。
因书郁垒知年尽,不送屠苏信道穷。
索债幸无敲户客,围炉欣有让梨童。
悲欢一夜催人老,不是闲愁酒可攻。

除夕

涉险攀幽路未通,全家门闭乱山中。

因书郁垒知年尽,不送屠苏信道穷。

索债幸无敲户客,围炉欣有让梨童。

悲欢一夜催人老,不是闲愁酒可攻。

注释:

  1. 涉险攀幽路未通:在危险而难以通行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2. 全家门闭乱山中:家中的门窗都紧闭,在混乱的山中度过。
  3. 因书郁垒知年尽:因为写书信到传说中的郁垒神那里知道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
  4. 不送屠苏信道穷:因为不信道教的说法,所以没有送屠苏酒以祈求新年的吉祥。
  5. 索债幸无敲户客:庆幸的是家里没有来讨债的客人。
  6. 围炉欣有让梨童:围坐在炉火旁时,有个让梨给小孩吃的孩子,这让人感到欣慰。
  7. 悲欢一夜催人老:欢乐和悲伤在一夜之间使人迅速变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除夕之夜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通过描绘除夕之夜的场景,展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引人深思。
    首句“涉险攀幽路未通”,诗人以“涉险”二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除夕之夜的艰辛与困难。同时,“攀幽路”则暗示了诗人在除夕之夜的孤独与无助。这句诗不仅揭示了除夕之夜的艰辛与困难,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诗人用“全家门闭乱山中”一句,进一步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寂静与寒冷。家中的门窗紧闭,四周都是乱山,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这句诗不仅营造了一个寂静、冷冽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在诗的第三、四句中,诗人分别写了自己因书写信件而得知一年已过、因不信道教说法而没有送屠苏酒这两个事情。这两个事情虽然看似琐碎,但却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同时,这也表明了诗人对于世俗观念的不屑一顾,以及他坚守信仰的决心。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用“索债幸无敲户客”、“围炉欣有让梨童”两个场景,展现了除夕之夜的温馨与欢乐。这些场景虽然看似平常,但却充满了人情味,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幸福。
    最后一句“悲欢一夜催人老”,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他对岁月流逝带来的衰老的恐惧。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沉沦,而是以“不是闲愁酒可攻”结尾,表明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给人以极大的启示和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