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藉杯盘等布金,给孤园里肉成林。
不知一例谈功德,可有慈乌反哺心。

【注释】

到鹿津:到任于鹿津。观水陆清醮普度:在鹿津观看水陆普度大法事。狼藉:凌乱,不整齐的样子。布金:铺金。给孤园:即给孤寺塔,位于京城西南,因建塔时僧人给皇帝送一物而得名,是北京著名的佛寺。肉成林:指寺院的僧侣们斋僧布施的供品如肉等堆得像丛林一样。一例:一概。谈:谈论。功德:善行或功德。慈乌反哺:乌鸦反哺,比喻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反哺:反刍,吃自己的奶。

【赏析】

《到鹿津观水陆清醮普度》,是宋代王之道所作。这首诗描写了当时社会上一些和尚、道士、尼姑们为了追求名利,而进行各种宗教活动的丑恶现象。

诗的前两句写景:“狼藉杯盘待布金,给孤园里肉成林。”这两句描绘了佛教寺庙里的热闹场面。“狼藉”,意思是杂乱无章,形容杯盘碗盏等器物被弄得乱七八糟,没有一点条理,可见这些和尚和道士们忙得不亦乐乎,他们要举行水陆道场,为的是超度死者,祈求亡灵得到解脱。而他们所准备的各种供品也很多,有肉、有鱼、有酒、有果等等,堆积得象树林一样。这两句用词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佛教活动时的繁忙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败坏以及人们拜佛求神活动的盲目性。

诗的后两句议论说理:“不知一例谈功德,可有慈乌反哺心?”这是诗人针对佛教徒的虚伪行为发出的强烈批评。“不知”“一例”表明诗人对这些人的愚昧无知感到愤慨;而“可有慈乌反哺心”则讽刺了这些佛教徒们口头上讲“慈悲为本”、“济世渡人为天职”,实际上是口是心非,假仁假义。

全诗通过对比揭露了宗教界中某些人的伪善面目,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行为的憎恶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