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引睡那关渠,山尾溪头枕簟如。
邓尉寻梅魂路断,墙根自抚不村樗。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伯臧岁前自里居还饷以南丰橘顷于役姑苏复写
- 文书引导入睡那关渠,山尾溪头枕簟如。
- “伯臧”是作者陈三立的号,他在这一年之前从里居回到了家乡,并带回了南丰的橘树。“还饷”意为送回,而“南丰橘”则指的是橘子,这里可能是指他带回家乡的橘子。“顷”是古代计量单位,一顷大约等于一百亩。“于役”意为服役或工作,而“姑苏”是苏州的古称,这里指苏州地区。
- 邓尉寻梅魂路断,墙根自抚不村樗
- “邓尉”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而“寻梅”则是寻找梅花的活动,通常在春天进行。“魂路断”可能意味着寻找梅花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或挫折。“墙根”指房屋旁边的矮墙根部,“自抚”即自我安慰,而“不村樗”中的“不村”可能是形容樗木粗糙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态度或行为。
注释解释:
- 文书引导入睡那关渠,山尾溪头枕簟如。
- 邓尉寻梅魂路断,墙根自抚不村樗。
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到家乡后的生活情景。首句“文书引睡那关渠,山尾溪头枕簟如。”反映了诗人因公务繁忙而感到疲惫的情况。第二句“邓尉寻梅魂路断,墙根自抚不村樗。”则表达了诗人对寻找梅花过程中遭遇困难的无奈和自我安慰的心情。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展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