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英枝上一痕春,翠鸟依依惜别晨。
闻道花源无历志,为余衔赠避秦人。
【注释】
春尽日偶成:春天过去,偶尔写首诗。
残英:落花。
一枝:指一树枝叶。
痕春:指春天的余影。
翠鸟:翠羽,形容鲜艳如翠绿的小鸟。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历志:经历。
无历志:没有经历过。
为余衔赠避秦人:为我衔来,躲避秦国的人。秦人,秦地之人。
【赏析】
“春尽日偶成”点明题旨,说明这是一首惜春之作;“残英枝上一痕春”,写残花在枝头留下了春天的痕迹。这两句是全诗总领全篇的诗句,以下三句都是对它的进一步描写。
“翠鸟依依惜别晨”,“翠鸟”,即翠绿色的小鸟,这里代指春天。这一句的意思是:清晨的鸟儿依恋着春天,不忍与之告别。“惜别晨”与“残英”照应。“闻道花源无历志,为余衔赠避秦人”,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也是诗人所要表达的主旨。这两句的意思是:听说花源里没有人经历过春天,所以它才为我衔来了春天。这两句中“花源”和“为余衔赠”两词是关键词。“花源”即花林,这里泛指春天生长的地方。“历志”,经历。“避秦人”指逃避秦国的统治阶级,秦朝末年农民起义军的首领项羽曾被封为“西楚霸王”。这两句意思是:听说花源里没有人经历过春天,所以我才被这鸟儿衔来了春天。
此诗以春天为题材。诗中的景物有残红、青翠的枝叶、翠色的小鸟儿,以及那从春光中消逝而未被人们察觉的花木。诗人以这些景物作为自己情感的载体,通过咏物抒情的手法将诗人内心的感受传达给了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