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郭满秋光,兴怀访园菊。
廊万列层层,缀枝绚金玉。
四照动寒籁,霜露气初肃。
拥随哗仕女,衣鬓微馨触。
怜取遗世姿,题品属万目。
栖鸟窥茗坐,水石衔晴旭。
旦暮餐落英,痴对风吟竹。
游胡园观菊
山郭满秋光,兴怀访园菊。
廊万列层层,缀枝绚金玉。
四照动寒籁,霜露气初肃。
拥随哗仕女,衣鬓微馨触。
怜取遗世姿,题品属万目。
栖鸟窥茗坐,水石衔晴旭。
旦暮餐落英,痴对风吟竹。
- 山郭满秋光:秋天的山城被阳光照耀,一切都显得那么明亮。
- “山郭”:指山中的城堡,这里指代山中的城市或乡村。
- “秋光”:秋天的阳光,象征着收获和成熟。
- 兴怀访园菊:因对菊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前往园中观赏。
- “兴怀”:兴致勃勃,心情愉悦。
- “访园菊”:去花园里看菊花,强调对菊花的喜爱。
- 廊万列层层,缀枝绚金玉:形容菊花廊道宽广,层层叠叠,花朵如金玉般璀璨夺目。
- “廊万列层”:描述菊花廊道的长度和层次感,”万”表示数量众多,”列层”表示层次分明。
- “缀枝绚金玉”:形容菊花的颜色艳丽,像金玉一样闪耀,增添了菊花的富贵之感。
- 四照动寒籁,霜露气初肃:随着阳光的照射,四周的空气中开始弥漫着寒冷的气息。
- “四照”:四面的照射,强调阳光的温暖。
- “寒籁”:寒冷的声音,这里指空气的冷冽感。
- “霜露”:指露水,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
- 拥随哗仕女,衣鬓微馨触:众多仕女跟随在花丛中,她们的衣物和发丝轻轻触碰到菊花,仿佛能感受到菊花的香气。
- “拥随哗”:形容仕女们跟随着花丛的情景,”哗”表示热闹、喧嚣。
- “衣鬓微馨触”:形容仕女们的衣物和头发轻轻触碰到菊花,能感受到菊花的芬芳,”微馨”表示淡淡的香味,”触”表示接触。
- 怜取遗世姿,题品属万目:诗人被菊花的美丽深深吸引,想要将其珍藏于心,并希望世人都能欣赏到这美丽的景色。
- “怜取”:表示喜爱、珍惜的意思。
- “遗世姿”:指超脱世俗的美,这里用来形容菊花的独特之处。
- “题品”:评价、赞美的意思。
- 栖鸟窥茗坐:一只鸟儿停留在茶几上,静静地看着人们品尝茶香。
- “栖鸟”:指栖息在树上的鸟儿。
- “窥茗”:观察人们在品尝茶香的情景。
- “水石衔晴旭”:水面上的石头被阳光映照出金黄色的光芒。
- 旦暮餐落英,痴对风吟竹:无论是早晨还是晚上,诗人都沉浸在欣赏菊花和聆听风吹竹子声的宁静之中。
- “旦暮”:早晨和傍晚,泛指时间的早晚。
- “餐落英”:指品尝落在衣服上的花瓣,这里的”餐”有享受、品尝的意思。
- “风吟竹”:形容风吹过竹林发出的声音,与前面的”水石衔晴旭”形成呼应,描绘出一个宁静、和谐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首句“山郭满秋光”便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表达了一种深深的秋意。随后的七句分别从视觉、听觉等角度描绘了菊花的美丽以及周围环境的氛围。特别是最后两句“栖鸟窥茗坐”和“水石衔晴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高度赞美。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秋季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