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从古属燕支,断雨零烟好护持。
眼底红绡工手语,书中黄绢是廋词。
曼卿一去花无主,杜牧重来鬓有丝。
不向春风种红豆,恐从南国惹相思。
偶成二首为曾君表作
名山从古属燕支,断雨零烟好护持。眼底红绡工手语,书中黄绢是廋词。曼卿一去花无主,杜牧重来鬓有丝。不向春风种红豆,恐从南国惹相思。
注释:名山从古时归属于燕地,这里指的是燕山一带的名胜古迹。断雨零烟,形容细雨蒙蒙、烟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感觉。眼底红绡,指的是女子美丽的面容,用红绡比喻,更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容貌。书中黄绢,指代书信或者文章的言辞优美,如同黄色绢帛一样细腻柔软。曼卿(苏轼)一去,花失去了主人(因为苏轼去了南方),杜牧重来,鬓上已经有了白发(因为杜牧在晚年回到了京城)。不向春风种红豆,是指不要像红豆那样随风飘散,寓意着要珍惜眼前的人和事。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赞美,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感慨。通过对名山、断雨、零烟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通过“眼底红绡”和“书中黄绢”的比喻,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才华。诗中还运用了“曼卿一去”和“杜牧重来”这样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最后一句“不向春风种红豆”,诗人以红豆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不愿随风飘散,而是要珍惜眼前人和事的情感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