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到骊歌便黯然,客行况遇早秋天。
沿堤蔓草如争路,隔岸茭芦不碍船。
郑侠流民犹待绘,阿房焦土更堪怜。
停毫莫谱将离曲,怕有商声入管弦。
诗句释义:
唱到骊歌便黯然:骊歌,一种在离别时演唱的歌曲。这里指诗人听到即将结束的旅行或离别时的歌声,感到悲伤和不舍。
客行况遇早秋天:客行,旅行途中。早秋,即秋天的开始。诗人此时正在旅途中,恰逢秋天的初期。
沿堤蔓草如争路:沿堤,沿着河岸。蔓草,长草。争路,争夺道路。形容草木茂盛,似乎在争夺过河的路。
隔岸茭芦不碍船:隔岸,隔着河岸。茭芦,即水生植物芦苇。不碍船,不影响船只行驶。形容两岸的障碍物对过河无影响。
郑侠流民犹待绘:郑侠,唐朝的一位官员。流民,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犹待绘,还期待被描绘。这里的“画”可能指的是绘画作品,用于记录流民的生活状态。
阿房焦土更堪怜:阿房,古代的宫殿名,也用作地名。焦土,因火灾而变成灰烬的土地。更堪怜,更值得同情。形容阿房宫因战火而化为焦土,让人更加感到惋惜和同情。
停毫莫谱将离曲:停毫,停止笔头。莫谱,不要谱写。将离曲,离别时的歌曲。这里的意思是,不要为离别时的歌曲停下笔头。
怕有商声入管弦:商声,古代音乐中的七声音阶之一,这里泛指音乐之声。管弦,乐器的声音。怕有商声入管弦,担心音乐之声会影响到离别的氛围。这里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离别时刻的音乐氛围有所顾虑,希望避免过于哀伤的音乐。
译文:
当骊歌唱响之时,我的心情也跟着变得黯然。
旅行中,我们正走在一条充满生机的河边。
两岸上长满了蔓延的野草,它们似乎在争夺过河的道路。
而远处的岸边,虽然有一些阻碍,但并不妨碍我们的过河。
那些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们,他们的生活状态仍需要被记录下来。
而那曾经繁华的阿房宫,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片焦土,令人更加感到惋惜和同情。
请不要为我创作离别的歌曲,我不希望它带有太多的伤感色彩。
我也担心音乐之声会破坏我们即将离别时的宁静氛围。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作品,写于他晚年的时期。从诗的内容来看,韦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离别时刻的感受和思考。
诗人在听到骊歌的时候,内心就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悲哀和不舍。这种情绪的产生,可能是因为他即将离开一个地方或者一个熟悉的环境,去面对未知的未来。
诗人描述了他在旅行中的所见所感。他走在一条充满生机的河边,两岸上长满了蔓延的野草,这些野草似乎在争夺过河的道路,象征着生活的艰难和挑战。同时,他也看到了一些阻碍,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过河计划。这些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也反映了他对于未来的坚定信念。
诗人描述了他即将离别的场景。对于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们,他们的生活状态需要被记录下来。而对于曾经繁华的阿房宫,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片焦土,这更增加了诗人对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的感慨。
诗人请求他人不要为他创作离别的歌曲,并担心音乐之声会破坏他即将离别时的宁静氛围。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于离别时刻的重视,也展现了他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刻的场景和情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历史和社会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