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出非我忧,奉主自欢喜。
嫡男就傅书,出入谨护视。
童乌秀不实,恻怛易初旨。
祷佛期抱送,茹素但蔬水。
食淡宁无伤,痼疾遂不起。
遗女在襁褓,老泪酸怙恃。
此心固堂堂,了无世念滓。
生心无所住,所住皆天理。
已矣翁何悲,卓哉善女子。

【解析】

“无出非我忧,奉主自欢喜”意思是:没有比这些更让我担忧的了,侍奉主人,自然会感到欢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妻子的担忧和对妻子侍奉主人的满足之情。

(2)

“嫡男就傅书,出入谨护视”意思是:儿子已经入塾读书,出门时要小心照顾他。“嫡”是正妻所生的儿子的意思,此处指儿子。“嫡男”即正儿,指儿子。“就”是到、进入的意思。“傅”是古代学校教育中的先生,此处指的是儿子的老师。“出入”是进出的意思。“谨”是小心谨慎的意思。“护视”即照顾。这两句诗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对孩子成长的期盼。

(3)

“童乌秀不实,恻怛易初旨”意思是:小的时候,童鸟不展翅膀就死了;长大了,乌鸦也不鸣叫了。诗人用童鸟和乌来比喻自己年迈体衰,而心志却依然高洁如初。“童鸟”指小燕子。“乌”指乌鸦。“秀”是显露、展现的意思;“实”是实际、现实的意思;“恻怛”是悲苦的意思;“易初”即改变原来的心意。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却心志高洁的自豪和感慨。

(4)

“祷佛期抱送,茹素但蔬水”意思是:祈祷神灵保佑,盼望孩子能被送到远方去;只吃素食,只喝清水。“祷佛”即祈求神灵保佑。“期抱”指希望、盼望孩子能够远行。“茹素”指吃素菜,这里指不吃荤腥。“蔬水”指吃清淡的食物。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儿子远行的关切和对孩子饮食起居的照顾。

(5)

“食淡宁无伤,痼疾遂不起”意思是:即使吃得清淡,也不会有伤身之处;疾病也就不会再发作了。“食淡”指吃清淡饮食。“病”在这里指的是疾病。这句话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健康状况良好,可以继续享受清静生活的喜悦之情。

(6)

“遗女在襁褓,老泪酸怙恃”意思是:我的女儿还很小,还在襁褓之中,看着她那可怜的样儿,我的眼泪也禁不住流下来。“遗女”指已出嫁女儿。“襁褓”指包裹婴儿的布带子或被子。“怙恃”指倚赖、依靠。这几句诗反映了诗人作为丈夫,看到自己已出嫁的女儿还那么年轻而自己又年老多病的无奈心情。

(7)

“此心固堂堂,了无世念滓”意思是:我的心志本来很高尚,没有什么名利之心。“世念”指世间名利之心。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崇高品德的肯定和对自己追求高尚道德的决心。

(8)

“生心无所住,所住皆天理”意思是:我的心思无处寄托,一切都遵循着自然的道理。“生心”指心思、念头。“无所住”指无处安放。“天理”指自然之理、自然之道。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天地万物和宇宙自然的敬仰之情。

(9)

“已矣翁何悲,卓哉善女子”意思是:算了吧,我这个老头还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呢!真是一位贤淑的女子啊!“已矣”即罢了,算了的意思。“翁”指老夫、老头子。“卓”是突出的意思。“悲”指悲伤。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体弱而女儿又贤淑美好的赞叹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当时他已经六十七岁高龄,但他仍然关心家人,特别是关心他的儿媳兰婴和她刚满三岁的孙女,并写下这首七言绝句寄予思念与祝福。首联点明题意,直抒胸臆;颔联写兰婴之贤惠;颈联写兰婴之孝顺;尾联赞美兰婴之孝道。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感情真挚深厚,体现了杜甫对亲人的爱与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