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芦下夕阳,野塘秋水冷。
隔岸鹭衔鱼,侧眼窥云影。
荻花卷雪来,海风吹断梗。
惊起破青天,残霞红在岭。
这首诗是一幅充满自然气息的画卷,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宁静景象。下面是逐句释义:
- “黄芦下夕阳,野塘秋水冷。” —— 在金黄色芦苇丛中,夕阳西下,水面显得格外宁静而寒冷。
- 黄芦:指的是黄色的芦苇。
- 夕阳:指太阳落山时的景象。
- 野塘:指郊外的池塘。
- 秋水冷:秋天的湖水因温度下降而显得寒冷。
- “隔岸鹭衔鱼,侧眼窥云影。” —— 一只野鹭站在岸边,低头衔着一条小鱼,它的眼中似乎在注视着天空中的云彩影子。
- 隔岸:指两岸之间的距离。
- 鹭衔鱼:指的是野鹭正在捕鱼的行为。
- 侧眼:形容鹭鸶的目光方向不正直。
- 云影:天空中云朵的形状或阴影。
- “荻花卷雪来,海风吹断梗。” —— 荻花随风飘动,仿佛卷起了雪花,海风吹过,使得荻草的梗被吹断。
- 荻花:指的是荻草上的花朵。
- 卷雪来:形容风力之大,能够将荻花吹得如同雪花一般飘扬。
- 海风:指的是大海吹来的风。
- 海风吹断梗:说明海风的力量非常大,足以将荻草的梗吹断。
- “惊起破青天,残霞红在岭。” —— 突然有什么东西惊动了水面,打破了平静的天空,而远处的山岭上仍然残留着红色的晚霞。
- 惊起:指受到惊吓后迅速离开原地。
- 破青天:打破平静的天空,形容水面上突然出现的东西打破了宁静的氛围。
- 残霞红在岭:指山岭上仍有未完全消散的余晖,呈现出红色。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观。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夕阳”、“野塘”、“云影”、“荻花”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变化的场景。诗中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通过描述“夕阳西下”和“残霞红在岭”,诗人巧妙地展现了夕阳西下和晚霞满天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此外,诗人还通过对野鹭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生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