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荫下芦帘,凉亭生清樾。
徙倚傍前村,乱蝉鸣不歇。
丛树低远天,山影青一发。
原草醉夕阳,归鸟旋林没。
行歌独去来,坐上东山月。
村晚
桐荫下芦帘,凉亭生清樾。
徙倚傍前村,乱蝉鸣不歇。
丛树低远天,山影青一发。
原草醉夕阳,归鸟旋林没。
行歌独去来,坐上东山月。
注释:
- 桐荫下芦帘,凉亭生清樾:在梧桐树的阴影下,挂着苇席的凉亭里,微风送来了凉爽的气息。
- 徙倚傍前村,乱蝉鸣不歇:我独自漫步在村子附近,树上的蝉儿不停地鸣叫,声音不绝于耳。
- 丛树低远天,山影青一发:周围的树木越来越密集,远处的山影在朦胧中若隐若现。
- 原草醉夕阳,归鸟旋林没:夕阳西下,原野上的草丛仿佛被染成金黄色,而归来的鸟儿则消失在树林之中。
- 行歌独去来,坐上东山月:我独自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坐在东山上观赏明月。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乡村傍晚景色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的乡村之中。首句“桐荫下芦帘,凉亭生清樾”描绘了诗人在梧桐树下乘凉、休息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徙倚傍前村,乱蝉鸣不歇”描绘了诗人漫步村边、聆听蝉鸣的情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接下来的诗句中,“丛树低远天,山影青一发”形象地描绘了周围树木的密集程度和远处山影的模糊状态,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然后,“原草醉夕阳,归鸟旋林没”则通过夕阳下的原野和归巢的鸟儿,进一步渲染了乡村傍晚的宁静与美丽。最后两句“行歌独去来,坐上东山月”则表现了诗人独自行走、欣赏明月的情景,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