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对客凄无语,有身还乡状羁旅。颇供赋役颂泰平,却退消摇避宫府。
县门填填伐大鼓,扬旗市卒号似怒。不能菁茅荫寒谷,夜常佳眠书拒户,飘飒枯桑湿风雨。

客子吟

客子对客凄无语,有身还乡状羁旅。颇供赋役颂泰平,却退消摇避宫府。

县门填填伐大鼓,扬旗市卒号似怒。不能菁茅荫寒谷,夜常佳眠书拒户,飘飒枯桑湿风雨。

注释:

客子:客人或流浪在外的人。

凄:形容凄凉、悲伤的样子。

有身: 拥有了身体。

还乡状羁旅: 形容像回到了家乡一样在旅途中感到拘束。

颂泰平: 歌颂太平盛世。

却退: 退避、避开。

消摇: 悠闲自得的样子。

县门:指官府的大门。

填填:击鼓声。

扬旗:挥舞旗帜。

市卒: 市场的士兵。

菁茅:一种草本植物,用来编茅屋。

佳眠:好的睡眠。

拒户:关上门睡觉。

飘飒:风吹树木的声音。

枯桑:枯萎的桑树。

风雨:天气恶劣。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流浪者回到家乡后的孤独和无奈。诗的开头两句“客子对客凄无语,有身还乡状羁旅。”通过描绘一个孤独的身影对着客人,表现出他内心的凄凉和无奈。接着两句“颇供赋役颂泰平,却退消摇避宫府。”则进一步揭示了他内心复杂的情感。一方面,他歌颂着国家的太平盛世;另一方面,他又想要退避,避免卷入官场的纷争。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人的内心更加痛苦。

诗歌的后半部分主要描述了诗人回到家乡后的日常生活。“县门填填伐大鼓,扬旗市卒号似怒。”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听到县门传来的大鼓声和市卒的号角声时的惊恐和无奈。“不能菁茅荫寒谷”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最后两句“夜常佳眠书拒户,飘飒枯桑湿风雨。”则描绘了诗人在家中的生活状态。虽然家中的环境并不理想,但他仍然选择用书籍来打发时间,这体现了他的坚韧和毅力。同时,他也不得不面对外面恶劣的天气,这让他倍感压力。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流浪者回到家乡后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坚韧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