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草青莲孝水滨,就中难者宦游身。
听莺杜曲谁携酒,走马兰台不当春。
几日禁烟钖粥旧,昨宵微雨杏胎新。
年年未识东风面,总为秾华解误人。
【注释】
蓟草:蓟州,今北京。
孝水:指汉文帝刘恒之母薄太后。薄太后为薄氏之女,汉文帝封她为薄太后,所以称孝水滨。薄太后在文帝、景帝时曾两度以皇太后身份干预朝政,使文帝能专心处理国家大事。“难者”指薄太后,因孝文帝少时曾随祖母薄太后住于长安,故言“就中难者宦游身”。
杜曲:地名,位于长安城西,汉宣帝时曾置杜陵县于此。《汉书·循吏传》载:“宣帝即位,躬行俭约,而师丹、黄霸为治,务在得人。……是时四方咸劝农畜谷,令口足自奉,而民不益赋。上于是始悟,曰:‘我固闻关东贫而有义,今乃一见,真贤君也。’”
兰台:即御史台,掌管文书奏章的官署。
钖粥旧:钖,即饴糖;粥,即米汤。钖粥,指用饴糖和米汤煮成的食物,相传晋武帝时曾以此赐大臣。
杏胎新:杏花初开如杏子,故称杏花为“杏胎”,这里借指杏花。
秾华:繁盛的花。
解误人:被繁花所迷惑,以致耽误了正事。
【译文】
蓟州一带,春意盎然,杨柳青青,百花斗艳的时节到了。在这风光明媚的季节里,那些在京城做官的官员们却不得不远离故乡,去外地任职,真是令人感伤。
听莺歌杜曲(《诗经•小雅•斯干》:“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土女不流,媚无不听。”),谁还携酒来赏景,走马兰台(《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军极富,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果石也。”)也不当春。
禁烟钖粥旧日的恩德早已淡忘,昨晚微雨后杏花初绽如新。年年都未曾识破东风的面目,总被繁花所迷惑而耽误了正事。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官场仕途艰难的感慨。首联写蓟州一带春意盎然,百花斗艳的时节到了。这一句中蕴含着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颔联写自己身处异乡,无法享受这美好的季节景色。颈联则写自己身处异地,无法欣赏到这美好的景色,只能听鸟鸣、看花开,感叹时光荏苒。尾联表达自己对官场的厌倦之情,以及被繁花所迷惑而耽误正事的无奈。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