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序感霜露,朝出城西门。
湖山黯无色,不知天地春。
官堤萦鸟道,夹路披烟榛。
将军旧筑垒,乱石如云屯。
孤往十余里,破屋知荒村。
入山拜先陇,抔土犹如新。
贫家少封树,杂卉纷尚存。
前冈耸华表,郁郁谁家坟。
石马半倾踏,松柏摧为薪。
败棺见残骼,拜扫嗟无人。
我辈赖先泽,虎口留余身。
惕惕冰渊戒,一线延千钧。
祖德傥能述,愧无华亭文。
【译文】
抚序感霜露,朝出城西门。
湖山黯无色,不知天地春。
官堤萦鸟道,夹路披烟榛。
将军旧筑垒,乱石如云屯。
孤往十余里,破屋知荒村。
入山拜先陇,抔土犹如新。
贫家少封树,杂卉纷尚存。
前冈耸华表,郁郁谁家坟。
石马半倾踏,松柏摧为薪。
败棺见残骼,拜扫嗟无人。
我辈赖先泽,虎口留余身。
惕惕冰渊戒,一线延千钧。
祖德傥能述,愧无华亭文。
【注释】
抚序:抚序,即抚州(今江西宜春)。
霜露:霜和露珠。
朝出城西门:早晨离开抚州城西门。
湖山黯无色:湖山失去了往日的生机,黯然失色。
不知天地春:不知道春天来临了。
官堤:官家修筑的堤防。
夹路:两旁的道路。
鸟道:形容道路狭窄曲折。
将军:指汉代名将李陵。
旧筑垒:旧时的营垒。
乱石如云屯:乱石堆积如云。
孤往十余里:独自前行十多里。
破屋知荒村:破旧的屋子知道是荒凉的村庄。
先陇:先人的墓地。
抔土:坟墓上的土壤。犹言“坟墓”。
寒树:冷清的树木。
杂卉纷尚存:各种各样的花草依然存在。
前冈:指前方的山冈。
华表:古代帝王立在宫殿门前用来象征门的木柱或石柱。
石马:指汉白玉雕成的马像。
松柏摧为薪:松树和柏树被砍下来做柴火。
败棺:破损的棺材。
残骼:残缺不全的尸体。
我辈:我们这些人。
先泽:祖先的恩泽。
虎口:比喻危险的境地。
惕惕:警惕的样子。
冰渊:比喻危险的深渊。
祖德:指祖先的功德。
祖德傥能述,愧无华亭文:倘若能够继承和发扬祖先的功德,我将感到愧疚,没有《华亭集》那样的文章可以传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隐后所作的一组诗,反映了他晚年生活困苦的境况,以及他在艰苦环境中仍怀有对国家、对家乡、对人民深沉的爱的心情。
首四句写自己离家赴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初离故土时的心情。
五至八句写诗人在途中的所见所闻。“黯无色”三字用得十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诗人在异乡见到的自然景色与原乡相比已大为逊色的景象。这几句还写出了诗人在仕途上的失意,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不知天地春”一句,更是表现出了诗人对自己前途渺茫的忧虑心情,同时也流露出了深深的乡愁。“乱石”两句,描写诗人在官路上所看到的景象,从侧面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无助。“将军”、“旧筑垒”等词语,都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及对过去辉煌岁月的回忆。最后四句,则是诗人归家后所看到的景象。“破屋”三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荒芜、萧条的画面;而“寒树”、“杂卉”则进一步烘托出了凄凉的氛围。“我辈”两句,则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之情,既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也体现了他的豁达胸怀,显示出了他超脱尘俗的人生态度。
全篇语言简洁,但内涵丰富,通过对比和对照手法,将诗人在不同境遇下的心境变化描绘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