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当年拟馆娃,蜃楼海市霸图赊。
王孙已去遗芳草,宫院谁来扫落花。
歌管声沈闻贝叶,舞衫采彻现袈裟。
我非佞佛闲随喜,喜见梯航属一家。

海会寺

此地当年拟馆娃,蜃楼海市霸图赊。

王孙已去遗芳草,宫院谁来扫落花。

歌管声沈闻贝叶,舞衫采彻现袈裟。

我非佞佛闲随喜,喜见梯航属一家。

注释:

  1. 海会寺:位于中国杭州西湖边的一座寺庙,因地处海滨而得名。
  2. 蜃楼海市霸图赊:指虚幻的海市蜃楼般的壮丽景象。
  3. 王孙:指古代贵族或皇族子弟,这里指曾经的帝王后裔或贵胄。
  4. 宫院:指皇家园林或宫殿所在的地方。
  5. 扫:打扫、清理。
  6. 贝叶:佛教经文的纸张,通常用贝叶纸书写。
  7. 袈裟:佛教僧人常穿的宽松长袍,这里指佛教僧侣。
  8. 佞佛:盲目信奉佛教的行为。
  9. 梯航:泛指外国使者携带贡品来朝拜的船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海会寺的描写和感慨。首句“此地当年拟馆娃”,诗人回忆起当年的繁华景象,仿佛置身于海会寺中,感受着昔日的辉煌。次句“蜃楼海市霸图赊”,则描绘了虚幻的海市蜃楼般的壮丽景象,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
    诗人转向现实,感叹“王孙已去遗芳草”,“王孙”指的是曾经的帝王后裔或贵胄,他们如今已经离去,只留下一片荒芜之地。“宫院谁来扫落花”进一步描绘了一个空荡荡的宫廷遗址,无人打扫,落花满地,显得凄凉而孤独。
    诗人将视线转向了海会寺本身,“歌管声沈闻贝叶”,“贝叶”是指佛教经文的纸张,这里暗示了寺庙中的钟鼓声渐渐沉寂下来,只剩下诵经的声音回荡在耳边。同时,“舞衫采彻现袈裟”也表达了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这里的“舞衫”可能是指寺庙中的僧侣们穿着的长袍,而“袈裟”则是指佛教僧侣所穿的衣物。
    尽管海会寺依然存在,但诗人却并不满足于仅仅作为一座寺庙的存在。他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我非佞佛闲随喜”,“佞佛”一词在这里指的是盲目信奉佛教的行为,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喜欢佛教文化,但却并不盲目崇拜。相反,他更喜欢看到“梯航属一家”的景象,即中外交流日益频繁,各国使臣纷纷携带贡品来朝拜的场景。
    这首诗通过对海会寺的描述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的深刻思考。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中外交流和文化交流的渴望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