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翠微间,溪山契悠想。
明月下庭除,欣然遂独往。
春溪漾素辉,寒松落幽响。
繁阴渐迷离,疏影散林莽。
一径薜萝深,拄杖缘萝上。
高僧夜未暝,开轩共澄朗。
坐久若有得,无言倚虚幌。
月夜至玉屏庵
注释:古寺翠微间,溪山契悠想。在古老的寺庙周围,绿树成荫,山峦重叠,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明月下庭除,欣然遂独往。月光洒满庭院,我欣喜若狂,独自漫步其中。春溪漾素辉,寒松落幽响。春天的溪流泛着洁白的光芒,寒松发出幽静的声音。繁阴渐迷离,疏影散林莽。茂密的树荫渐渐变得朦胧,稀疏的影子散落在森林中。一径薜萝深,拄杖缘萝上。一条小路被野藤覆盖,我拄着手杖沿着它前行。高僧夜未暝,开轩共澄朗。夜色还未完全降临,我打开了窗户,让清新的空气涌入房间。坐久若有得,无言倚虚幌。我坐在那里,似乎有所领悟,但并不言语,只是靠在竹帘旁边。
译文:
注释:古老寺院的翠绿树木掩映之中,溪水和山景让人心旷神怡。
月光照进庭院,我心中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春天的溪水泛出洁白的光芒,冷杉树发出幽静的声音。
茂密的树荫渐渐变得朦胧,稀疏的影子散落在森林中。
一条小径被野藤覆盖,我用手杖沿着它前行。
夜色还未完全降临,我打开了窗户,让清新的空气涌入房间。
我坐在那里,似乎有所领悟,但并不言语,只是靠在竹帘旁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游览古寺、溪边和山中的景色与感受。首句“古寺翠微间”,直接点明主题,即古寺周围的翠绿树木。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月光照耀下的庭院中独自漫步的情景。这里的“明月下庭除”以及“欣然遂独往”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诗人转向自然景观的描述。春天的溪流泛着洁白的光芒,寒松发出幽静的声音。这些细节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景物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诗人转向夜晚的场景。夜色还未完全降临,他打开了窗户,让清新的空气涌入房间。这里的描写既展示了夜晚的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诗人坐在窗前,似乎有所领悟但并不言语,只是依靠在竹帘旁。这种沉默的姿态既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展示了他的谦逊和内敛。
这首诗通过对古寺、溪边和山中的景色进行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诗中的关键词如“明月”、“春溪”、“寒松”等都富有诗意和象征意义,为整首诗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