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德嘉言在简编,忧勤想见廿三年。
烛情已自同悬镜,从谏端知胜转圜。
房杜有容能让直,魏王无事不绳愆。
高山景仰心何限,宇字香生翰墨筵。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根据诗句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赞美《贞观政要》这本书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懿德嘉言在简编,忧勤想见廿三年。
- “懿德嘉言”指的是高尚的道德和有益的言论,“简编”是古代的一种书写材料,这里指代《贞观政要》。“忧勤”表示忧虑和辛勤。“廿三年”指的是从书开始编写到阅读这书的时间。
- 烛情已自同悬镜,从谏端知胜转圜。
- “烛情”在这里可能是指书中的道理或智慧如同烛光一样明亮,照亮了人心。“悬镜”是指悬挂的镜子,这里可能比喻书中的道理清晰可见。“从谏”是听从劝告的意思。“胜转圜”可能是指通过听取意见和改正错误,使情况好转。
- 房杜有容能让直,魏王无事不绳愆。
- “房杜”是唐代的两个重要宰相的名字,这里指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助手,以宽厚大度著称。“有容”表示有包容心。“让直”可能是指能够接受直言。“魏王”可能是指魏征,他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谏官,以敢于直言进谏而闻名。“绳愆”是指纠正错误。
- 高山景仰心何限,宇字香生翰墨筵。
- “高山景仰”意味着敬仰之情如同高山一般崇高。“宇字香生翰墨筵”可能是指书房中充满了书籍的香气,这些书籍就像翰墨一般珍贵。
赏析:
这首诗是对《贞观政要》这本书的赞美。它通过对书中内容的解读,表达了对书中道理、道德和智慧的敬仰之情。诗中提到的房杜、魏征等历史人物,也代表了唐太宗时期的政治清明和贤臣辅佐的良好局面。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