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化为寺,寺古春萧萧。
舍舟踞陇首,极目沿僧寮。
好风揽衣袖,吹我凌金焦。
金焦不可越,匹练横江潮。
城中自歌吹,鸟外空烟霄。
墓田即云好,吟魂亦已销。
徘徊禅悦近,惆怅神仙遥。
坐觉白昼静,感昔苍松雕。
平山距数武,佳构青岧峣。
叹息壁间字,难逃劫火烧。
【注释】
-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四月十五日前后。
- 二日程芗溪:指从谷雨后第二日计算,即农历四月二十五日。
- 招同洪棕亭:邀请洪棕亭一起前来。
- 游上方寺:游览位于山腰之上的上方寺。
- 三绝碑:相传唐代诗人李邕曾在寺内题写了“诗、书、画”三绝碑。
- 坡公: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白板烧松烟:用白纸板点燃松木制成的香炉中燃烧松木的烟雾。
- 分得烧字:指因松木焚烧而产生的烟雾。
- 故宫化为寺:故宫变成了寺院。
- 寺古春萧萧:寺院古老,春天显得萧瑟。
- 舍舟踞陇首:舍弃舟船,站在山岗上。
- 极目沿僧寮:放眼望去,沿着僧侣的房舍。
- 好风揽衣袖:形容微风吹动衣袖。
- 金焦:金山和焦山两座名山。
- 匹练横江潮:一匹白色的绸带横卧在江面上。
- 城中自歌吹:城中自有歌声和乐声。
- 鸟外空烟霄:城外只有天空中的云雾。
- 墓田即云好:墓田也变得美好了。
- 吟魂亦已销:诗人的魂魄也消失了。
- 徘徊禅悦近:徘徊在禅悦的氛围中。
- 惆怅神仙遥:惆怅地看着远去的神仙。
- 坐觉白昼静:坐下来感到白昼宁静。
- 感昔苍松雕:感慨曾经那苍劲的松树雕梁。
- 平山距数武:距离平山还有几丈之遥。
- 佳构青岧峣:优美的建筑高耸入云。
- 叹息壁间字,难逃劫火烧:感叹墙壁上的字迹,无法逃脱战火的焚烧。
【赏析】
此为一首纪游诗。作者于谷雨后第二日游览上方寺,并写下此诗。诗中描绘了寺庙的古朴与美丽,以及周围环境的清幽宁静,同时表达了对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的怀念之情。
一开篇,“谷雨后二日程芗溪招同洪棕亭汪春泉方石堂游上方寺”,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和地点。随后,“故宫化为寺,寺古春萧萧”,诗人感叹历史的变迁,昔日辉煌的故宫如今已成寺院,而岁月更替使得春天也显得有些萧瑟。这两句既展示了寺庙的古朴,又反映了时间的流逝。
“舍舟踞陇首,极目沿僧寮”,诗人选择在山岗上舍弃船只,远眺僧人的房舍,进一步展现了寺庙周围的美景。“好风揽衣袖,吹我凌金焦”,“金焦不可越,匹练横江潮”,诗人感受到了微风拂过衣袖,仿佛能穿越金焦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描绘了江面上波澜壮阔的景象。
“城中自歌吹,鸟外空烟霄”,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城市之中听到歌声和乐声,而在城外却只有天空中的云雾,这种对比增添了诗意。“墓田即云好,吟魂亦已销”,诗人感叹墓地之美,甚至认为它的美好已经超越了自己的存在。最后两句“徘徊禅悦近,惆怅神仙遥”,“坐觉白昼静”,描述了自己在修行中的徘徊和内心的平静。“感昔苍松雕,平山距数武”,诗人回忆了过去的苍松雕梁和距离不远的平山,表达出了对过去的美好记忆的留恋。
整首诗歌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