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缥缈赴瀛海,吹落数朵青莲花。
孤舟雪尽正东下,云外玉屏张九华。
天低积铁壁孤倚,梯石横嵌踏龙尾。
豫樟十抱翻回飙,俊骨无声半空起。
传言灵气钟盘陀,上寺下寺云嵯峨。
玉京群帝白昼下,亦应旌旗相荡摩。
却瞻齐山渺难识,洞天卅二无颜色。
虎豹噤声林木尽,兵戈世外仍消息。
日夜山边走怒潮,蓉溪荻港萧条极。
兴衰之事不足陈,江翻岸倒空千春。
兹山得名自李白,怅望书堂无复存。
兴酣落笔凌绝顶,只今谁是谪仙人?

九华山的诗歌赏析如下:

  1. 诗作原文
    长风缥缈赴瀛海,吹落数朵青莲花。
    孤舟雪尽正东下,云外玉屏张九华。
    天低积铁壁孤倚,梯石横嵌踏龙尾。
    豫樟十抱翻回飙,俊骨无声半空起。
    传言灵气钟盘陀,上寺下寺云嵯峨。
    玉京群帝白昼下,亦应旌旗相荡摩。
    却瞻齐山渺难识,洞天卅二无颜色。
    虎豹噤声林木尽,兵戈世外仍消息。
    日夜山边走怒潮,蓉溪荻港萧条极。
    兴衰之事不足陈,江翻岸倒空千春。
    兹山得名自李白,怅望书堂无复存。
    兴酣落笔凌绝顶,只今谁是谪仙人?

  2. 诗意解析

  • “长风缥缈赴瀛海”:此句描绘了一幅壮观的风景画,长风浩渺,仿佛是向远方的瀛海(即海洋)进发的景象。
  • “孤舟雪尽正东下”:诗人乘坐的小舟在积雪融化、阳光照耀下向东行驶,暗示着旅途的艰辛与希望。
  • “云外玉屏张九华”:描述了一个云雾缭绕、宛如玉屏般的壮丽山景,强调了九华山的神秘与美丽。
  • “传言灵气钟盘陀”:传说中,九华山的灵秀之气吸引了天地间的声音,如同钟摆一样不断回响。
  • “上寺下寺云嵯峨”:山上山下寺庙众多,云雾缭绕,形成了一种壮观的视觉效果。
  • “虎豹噤声林木尽”:描述了山林中的宁静与肃穆,连老虎豹子都不再咆哮,只剩下树木的声音。
  • “兵戈世外仍消息”:虽然战乱远离,但战争的痕迹依然存在,暗示了历史的沉重。
  1. 赏析总结
  • 这首诗通过对九华山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独特描绘,展示了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仙境。
  • 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九华山深深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