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烽火金山寺,孤棹蒲帆铁瓮城。
日暮鱼龙纷出没,云边鹳雀自飞鸣。
江流万古无归日,野没千村有哭声。
几处楼船笳鼓动,极天风浪一伤情。

扬子江

在镇江的金山寺,十年来烽火不息。

孤舟摇动蒲帆,驶向铁瓮城。

日暮时分,鱼和龙在江中游动;

云边鹳雀自飞鸣,声声入耳。

江水流经万年,却无归期之日;

田野上,千村哀哭。

几处楼船笳鼓声震天,极天之风浪令人伤情。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所作,描绘了长江的壮阔与悲凉。首句“扬子江”,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接着,诗人用“十年烽火金山寺,孤棹蒲帆铁瓮城”二句,描绘了长江边的烽火连年不断的景象,以及船只在铁瓮城中往来的繁忙景象。这种对比使得长江的壮丽与战争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

“日暮鱼龙纷出没,云边鹳雀自飞鸣”一句,通过描绘日落时分江面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而“云边鹳雀自飞鸣,声声入耳”则通过声音的传播,进一步加深了对江景的理解。

“江水流经万年,却无归期之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长江无尽的感慨。他认为长江的水虽然流经万年,但却没有真正的归期。这种感叹既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对历史的无奈。

“野没千村有哭声”一句,则直接描绘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这一句既是对前一句的深化,也是整首诗的核心所在。它通过对战争的影响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和关爱。

最后四句“几处楼船笳鼓动,极天风浪一伤情。”以楼船为视角,展现了江面上的景色。其中,“几处”一词,既表明了楼船的数量,也暗示了战争的范围之广。而“笳鼓动”则通过声音的描述,进一步加深了对江景的理解。最后两句“极天风浪一伤情”,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强烈谴责和对和平的渴望。这种表达方式既符合诗歌的押韵要求,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