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疏懒惯,门巷废将迎。
骤雨溪声近,新晴树色明。
牛羊识村路,鸡犬傍柴荆。
除却催租吏,寻常莫浪惊。

【注释】

野人:指隐居山林的人。

疏懒惯:懒散而随便。

门巷废将迎:家门前的小路被雨水冲毁,无法迎接。

骤雨溪声近:突然的大雨使溪水声更加清晰。

新晴树色明:天气晴朗时,树叶显得格外鲜绿明亮。

牛羊识村路:牛羊能辨认出村庄的道路。

鸡犬傍柴荆:鸡狗在柴火旁安家落户。

催租吏:催收租税的官吏。

莫浪惊:别害怕,不要惊慌。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山野田园的生活画面,诗人通过描写乡村生活的种种细节,展现了农村宁静、和谐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风格朴实无华,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浓郁的田园气息。

首句“野人疏懒惯”,直接点明了诗中人物的身份——一个远离都市繁华、过着田园生活的隐士。他习惯了这种悠闲的生活方式,不追求名利,不关心世事纷扰。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句“门巷废将迎”,进一步描绘了这位“野人”所居之地的环境。由于长期的隐居生活,他的住所早已破败不堪,甚至门前的小路都被雨水冲毁了,无法迎接客人。这既表现了诗人对家园破败的无奈,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凄凉与失落。

第三句“骤雨溪声近”,是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听到溪水声的情景。突如其来的大雨使得溪水声更加清晰,仿佛就在耳边响起。这种感受不仅让诗人感到惊喜,更让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这种声音似乎也在诉说着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祥和。

接下来四句“新晴树色明”“牛羊识村路”“鸡犬傍柴荆”,则是诗人在晴好的天气下所见所闻。当阳光洒满大地,万物复苏,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牛羊能辨认出村庄的道路,鸡狗在柴火旁安家落户,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温馨与和谐。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眷恋。

最后两句“除却催租吏,寻常莫浪惊”,则是诗人在面对催租吏时的心境写照。他虽然知道催租吏的存在,但并不惧怕,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他提醒自己,不要因为外界的压力而轻易地被吓倒,要勇敢地面对现实,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这种心态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也展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坚守与追求。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远离世俗喧嚣、追求自然与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温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