灏渺东风折柳条,涛声天半别魂销。
苍茫野色迷津岸,明灭鱼灯趁晚潮。
半枕易惊三峡梦,孤舟谁念一身遥?
思乡滴尽千行泪,愁听哀猿倍寂寥。

海船口夜泊

灏渺东风折柳条,涛声天半别魂销。

苍茫野色迷津岸,明灭鱼灯趁晚潮。

半枕易惊三峡梦,孤舟谁念一身遥?

思乡滴尽千行泪,愁听哀猿倍寂寥。

注释:

  • 灏渺东风折柳条:形容风势浩大,如同折断了柳条一般。
  • 涛声天半:波涛的声音仿佛传到了天空的一半。
  • 半枕易惊三峡梦:半边枕头很容易让人想起三峡的梦境。
  • 孤舟谁念一身遥:在这孤独的船上,谁会想念我那遥远的身影?
  • 思乡滴尽千行泪:思念家乡,泪水滴落成千百行。
  • 愁听哀猿倍寂寥:听到哀伤的猿声,感到更加寂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海上夜泊景色和心情的诗。首句“灏渺东风折柳条”描绘了夜晚东风浩渺的景象,东风仿佛能折断柳条一般,形象生动。次句“涛声天半别魂销”则通过波涛之声与人的离别之情相结合,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第三句“苍茫野色迷津岸”进一步扩展了前两句的情景,描绘出一片模糊不清的田野景色,使人联想到自己身处异地的迷茫感。接下来“明灭鱼灯趁晚潮”则是在描述夜晚的场景,渔灯在水面上忽明忽暗,伴随着潮水涌动的节奏,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忧郁的感觉。后四句则转入诗人的个人感受,“半枕易惊三峡梦”可能暗示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容易回想起家乡或过往的经历,而“孤舟谁念一身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在他乡的孤单和无助感。最后一句“思乡滴尽千行泪”,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于笔端,用泪水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内心的悲伤和孤独。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情的抒发,成功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面对困境时的复杂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