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光掩映碧云空,万里遥天一望通。
近看远山青的的,又惊夕照影曈曈。
流莺不爱黄梅雨,戏蝶能招绿柳风。
勘破世情无限恨,王孙芳草暮烟中。
江上雨霁
江光掩映碧云空,万里遥天一望通。
近看远山青的的,又惊夕照影曈曈。
流莺不爱黄梅雨,戏蝶能招绿柳风。
勘破世情无限恨,王孙芳草暮烟中。
译文:
江上雨过天晴,江水映衬着碧蓝色的天空,万里晴空一望无际。
近处的远山色彩青翠,令人惊喜的是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流莺不喜欢黄梅时节的雨声,而戏蝶却能吸引到绿柳的微风。
诗人洞察世事,对世间的恩恩怨怨有着无尽的感慨和无奈,只能在暮色中的王孙草中寻找安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江边雨过天晴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
第一句“江光掩映碧云空”,描写了江面上的景色,江光映照出碧蓝色的天空,给人一种宁静、宽广的感觉。这里的“掩映”二字,既形容江水与天空的相互映照,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第二句“万里遥天一望通”,则是从更广阔的视野来描绘天空,万里晴空一望无际,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技艺,也表达了他对自由、广阔天地的向往。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对近处和远处景色的观察,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美景。“近看远山青的的,又惊夕照影曈曈”,诗人先是注意到近处远山的色彩,然后被夕阳照耀下的波光粼粼所惊喜。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远近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最后两句“流莺不爱黄梅雨,戏蝶能招绿柳风”,诗人转而关注到了身边的小生命。流莺不喜欢黄梅时节的雨声,而戏蝶却能吸引到绿柳的微风。这些细节描绘了生活中的小美好,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勘破世情无限恨,王孙芳草暮烟中”,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他洞察世事,对于世间的恩恩怨怨有着无尽的感慨和无奈,只能在暮色中的王孙草中寻找安慰。这里的“勘破”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理解与洞察,也体现了他的豁达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