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上高峰望德阳,旗山涪水尽苍苍。
丹炉人远苔生径,野寺僧稀叶满廊。
云散渔村留月影,星回东壁映台光。
鹤鸣石洞何须问,独自吹箫下凤凰。
诗句释义
1 鹤鸣夜月:这句诗意味着在夜晚听到鹤的叫声。
- 闲上高峰望德阳:诗人悠闲地登上高山,向远方眺望。
- 旗山涪水尽苍苍:描述山和水的颜色,旗帜般的山峦和清澈的涪江。
- 丹炉人远苔生径:形容山路两旁的苔藓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野寺僧稀叶满廊:描述一个偏远的寺庙,和尚稀少,树木茂盛。
- 云散渔村留月影:云彩消散后,渔船上的月亮投影仍在水面上。
- 星回东壁映台光:星星回归天空,映照在高台上。
- 鹤鸣石洞何须问,独自吹箫下凤凰:无需询问就知道鹤在石洞中鸣叫,独自吹奏箫乐迎接凤凰。
译文
在月光下的夜晚,我悠闲地登上高山,向远处的德阳望去。旗山和涪江都是那么的苍翠。
在一条被苔藓覆盖的小路上,我们远离了红尘中的纷扰。
在一个偏远的寺庙里,和尚稀少,四周长满了茂密的树木。
云彩散去后,渔船上的月亮投影还在水面上。
星光回归天空,映照在高台上。
独自吹奏着箫,迎接从凤凰巢中飞来的使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使用“鹤鸣夜月”等意象,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同时,诗中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