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沟林木尽,达坂高层层。
天山此南干,到眼皆崚嶒。
御者急脂秣,惴惴相扳登。
及巅略喘息,下坂尤难胜。
六里更一坂,呼吸天帝甍。
半山偶俯视,下界犹瞢腾。
马行之字曲,直道世所憎。
坂尽出窄峡,骖靷宜不增。
触轮石丑恶,疑有鬼物凭。
修路断碑仆,昏衢閟禅镫。
欹危极烦恼,谁参牛车乘。
官军昔破贼,桑野仍蜎蒸。
奋威夺此隘,氛祲方扫澄。
至今山气静,时来云水僧。
迢迢葛逊驿,涧道迷春冰。
叱驭吾非拟,几时归杖藤。
齐克达坂
后沟林木尽,达坂高层层。
天山此南干,到眼皆崚嶒。
御者急脂秣,惴惴相扳登。
及巅略喘息,下坂尤难胜。
六里更一坂,呼吸天帝甍。
半山偶俯视,下界犹瞢腾。
马行之字曲,直道世所憎。
坂尽出窄峡,骖靷宜不增。
触轮石丑恶,疑有鬼物凭。
修路断碑仆,昏衢閟禅镫。
欹危极烦恼,谁参牛车乘。
官军昔破贼,桑野仍蜎蒸。
奋威夺此隘,氛祲方扫澄。
至今山气静,时来云水僧。
迢迢葛逊驿,涧道迷春冰。
叱驭吾非拟,几时归杖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齐克达坂》。全诗通过描绘达坂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下面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后沟林木尽,达坂高层层。” 描述了从后沟望去,可以看到茂密的林木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连绵的高耸山峰。这里的“层”字形象地表达了山峰的高耸和层次感。
“天山此南干,到眼皆崚嶒。” 天山山脉在此处延伸向南,直至眼处都是陡峭险峻的山峰。“崚嶒”一词形容山峰的险峻和参差不齐。
“御者急脂秣,惴惴相扳登。” 描述了御者的紧张情绪和攀登的过程。“脂秣”可能指的是为御者准备的食物或油料,而“惴惴相扳登”则表达了御者之间的相互支持和鼓励。
“及巅略喘息,下坂尤难胜。” 到达山顶稍作休息之后,下山的难度更大,因为山路更为险峻。这里的“尤难胜”突出了下山的艰难程度。
“六里更一坂,呼吸天帝甍。” 形容山路的曲折和艰险,每一步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时间。“呼吸天帝甍”则暗示了山路的险峻程度如同与天帝竞争一般。
“半山偶俯视,下界犹瞢腾。” 站在半山腰向下俯瞰,下方的世界依旧显得模糊不清。这里的“瞢腾”可能是指雾气弥漫或视野受阻。
“马行之字曲,直道世所憎。” 描述马行走的山路曲折蜿蜒,这与世人追求的直路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憎”字表明了人们对直路的向往。
“坂尽出窄峡,骖靷宜不增。” 描述山路尽头是一个狭窄的峡谷,马匹在此需要减速行驶,以免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这里“宜不增”表达了对马匹的关心和爱护。
“触轮石丑恶,疑有鬼物凭。” 描述了车轮接触石头时感受到其丑恶和不稳定,仿佛有什么不祥之物附在上面。这里的“疑有鬼物凭”增添了一种神秘和恐怖的氛围。
“修路断碑仆,昏衢閟禅灯。” 描述了修建道路时不慎损坏了一块碑文,同时道路变得昏暗,人们无法通行。这里的“昏衢”表达了道路的黑暗和不便。
“欹危极烦恼,谁参牛车乘?” 由于山路的倾斜和不安全,使得登山的人感到非常烦躁不安,没有人愿意像牛车一样乘坐。这里的“烦恼”反映了人们的焦虑和不适。
“官军昔破贼,桑野仍蜎蒸。” 描述了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军队攻破贼寇,但战后桑田仍然笼罩着烟雾。这里的“蜎蒸”可能是指战争后的荒芜景象。
“奋威夺此隘,氛祲方扫澄。” 通过英勇的战斗成功夺取了这片险要的地势,使周围的环境变得清新明朗。这里的“方扫澄”表达了希望和胜利的气息。
“至今山气静,时来云水僧。” 时至今日,山上的云雾依然平静,偶尔会有云水和尚经过。这里的“时来”表达了偶然性和生活的变迁。
“迢迢葛逊驿,涧道迷春冰。” 远处的葛逊驿距离遥远,春天时涧道上的积雪融化后变得模糊不清。这里的“迷春冰”描绘了春天景色的美丽与变化。
“叱驭吾非拟,几时归杖藤。” 我骑马前行时并不害怕被鞭打,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到那棵支撑我的大藤树下安息。这里的“叱驭吾非拟”表达了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对自由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齐克达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写,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独特魅力。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