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书日日过龙编,赤子殊方正倒县。
领峤夕烽惊峒户,瘴江明月静楼船。
但期李献输降款,岂有冯唐惜暮年。
早晚昆关真奏捷,洗马银海共归田。
译文:
每日有紧急军情的文书,如同龙编般频繁。百姓们被卷入战乱,生活颠沛流离。领峤山的烽火在傍晚时分惊扰了峒户人家,瘴江上的明月静静地照亮了楼船。只期待李献能输诚投降,哪有人惜别冯唐已到暮年。希望早日昆关传来捷报,洗马银海与您共同归隐田舍。
注释:
- 羽书日日过龙编:每天有紧急军情的文书像流水般不断涌来。龙编:指书信、公文等。
- 赤子殊方正倒县:百姓们被卷入战乱,生活颠沛流离。赤子:百姓。正方:正直。倒县:指战乱使地方颠倒。
- 领峤夕烽惊峒户:领峤山上的烽火在傍晚时分惊扰了峒户人家。领峤:地名。夕烽:黄昏时燃起的烽火。峒户:指村落或居民点。
- 瘴江明月静楼船:瘴江上的明月静静地照亮了楼船。瘴江:南方多瘴气的地方。明月:月光。楼船:船上的灯火。
- 李献:指投降者。输降款:表示愿意投降并输诚。
- 冯唐:指汉朝名将冯唐。惜暮年:珍惜晚年的时光。
- 早晚昆关真奏捷:希望早日昆关传来捷报。昆关:地名,此处借指胜利的消息。
- 洗马银海共归田:洗马银海与您共同归隐田舍。洗马:古代官名,此处指诗人自己。银海:比喻广阔的江河或大海。共归田:共同归隐田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边塞诗。全诗以边地战事为背景,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紧张气氛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
首句“羽书日日过龙编”,描绘了战事频繁,军情紧急的情景,如同书信如流水般不断涌来。第二句“赤子殊方正倒县”,则揭示了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领峤夕烽惊峒户,瘴江明月静楼船,分别描写了战争对村落和船只的影响,展现了战火纷飞的景象。
第四、五句“但期李献输降款,岂有冯唐惜暮年”,则是从侧面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人们的同情和关切。
最后两句“早晚昆关真奏捷,洗马银海共归田”,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昆关真奏捷,意为希望早日听到胜利的消息;洗马银海共归田,则表达了诗人与妻子一同回归田园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宏大,既有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也有对和平的热切向往。通过对边地战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