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衔木石,毕志沧海间。
爰居巢鲁门,风多避其患。
矫矫陈虎贲,方舟盖广川。
抽刀榑木折,饮马咸池乾。
节旄脱欲尽,灵查殊未还。
天吴激溟涨,浩荡弓频关。
青鸟昆仑来,投我白玉环。
素书虽不识,长揖辞蓬山。
凤驾有遗音,窈窕难重攀。
夜来阊阖风,吹折山中兰。
【注释】
- 精卫衔木石:精卫是传说中的一种鸟,传说她常到东海或北山去衔取木头石来填海。
- 毕志沧海间:把志向定在沧海之间。
- 爰居巢鲁门:爰居是《庄子》中的一种神鸟,鲁门是鲁国的城门名。
- 矫矫陈虎贲:矫矫,指威武的样子。
- 方舟盖广川:方舟指船,盖指遮蔽,广川指大河流。
- 抽刀榑(tā)木折:抽刀砍木,但木已折断。榑,同“锲”。
- 饮马咸池乾:饮马于盐泽,即今天的甘肃敦煌一带,乾,指高地。
- 节旄脱欲尽:节旄,指旌旗上的装饰物,脱欲尽指旌旗上的装饰物快要用完了。
- 灵查殊未还:查,通“槎”,槎木。殊未还指槎木还没有回到。
- 天吴激溟涨:天吴是古代神话中的水神名,溟涨泛指大海的波涛汹涌。
- 浩荡弓频关:浩荡,形容波涛汹涌。弓频关,关,指关口。
- 青鸟昆仑来:青鸟,指西王母的侍女,昆仑指中国西北的昆仑山,这里指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 投我白玉环:白玉环指玉制的环佩或玉饰。
- 素书虽不识:素书,未经雕饰的书简,不识,不认识。
- 长揖辞蓬山:长揖,拱手礼,蓬山指蓬莱仙山。
- 凤驾有遗音:凤驾,指凤凰的车驾,遗音指遗留下来的音乐之声。
- 窈窕难重攀:窈窕,形容高远幽深。
- 夜来阊阖风,吹折山中兰:阊阖,指皇宫的门阙,风指风声。
【赏析】
《感事》这首诗通过一系列意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和忧虑。诗中以神话传说为载体,借物抒情,借古喻今,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一、首四句写志向和抱负。首联“精卫衔木石,毕志沧海间。”化用精卫填海的故事,表达自己将把志向定在大海之中,要实现宏伟的事业。颔联“爰居巢鲁门,风多避其患。”借用了古代神话故事中神鸟爰居和人住在一起,经常避开祸害的意思,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是非之地,避免卷入其中。
二、中间八句写诗人在政治风波中的处境和感受。“矫矫陈虎贲,方舟盖广川”两句,运用“矫矫”“方舟盖广川”的典故,表现了诗人身处险境却仍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抽刀榑木折,饮马咸池乾”两句,则通过象征手法,暗示出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坚韧不拔、意志坚定。尾联“节旄脱欲尽,灵查殊未还”和“天吴激溟涨,浩荡弓频关”两句,分别描绘了诗人在困境中所受的磨难以及他的坚毅不屈。“青鸟昆仑来,投我白玉环”两句,又通过神鸟昆仑来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和向往。
三、最后四句写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素书虽不识”,表达了诗人虽然渴望得到理解与支持,但现实中却无人能识其心意。“长揖辞蓬山”,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也体现了他超脱世俗的决心。尾联“凤驾有遗音,窈窕难重攀”则以凤凰驾的形象比喻自己的理想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复杂情感。
《感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在政治风波中坚守信仰、追求理想的坚定决心和崇高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