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暑方未阑,徵兵防八闽。
连舫通析木,高锋彗长云。
深源盛名士,子房画策臣。
违众令独将,不如弃其军。
苍黄戒征轴,咫尺枨胡氛。
犀甲相照耀,龙舻自纷纭。
伏波旐空返,赤壁师竟焚。
引领海天阔,太息终何云。
【注释】
- 炎暑方未阑:炎暑,炎热的天气。方未阑,还没有完。
- 徵兵防八闽:徵兵,征兵。八闽,指福建。
- 连舫通析木:连舫,连接的船。析木,一种树木。
- 高锋彗长云:高锋,船头。彗,扫。
- 深源盛名士:深源,地名,此处指深源的人(指有才能的人士)。
- 子房画策臣:子房,即张良,汉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 违众令独将:违,违背。
- 苍黄戒征轴:苍黄,匆忙的样子。
- 咫尺枨胡氛:枨胡,地名,这里可能是指边境附近的地方。
- 犀甲相照耀:犀甲,用犀牛皮做盔甲。
- 龙舻自纷纭:龙舻,古代战船。
- 伏波旐空返:伏波,东汉时期的名将马援的字。
- 赤壁师竟焚:赤壁,古战场之一,在这里泛指战争。
- 引领海天阔:引领,遥望。海天阔,形容景象宏大。
- 太息终何云:太息,叹息。终何云,最终会怎么样呢?
【译文】
炎暑正盛的时候,还没完呢,就要征兵防守了。
连接的船要通向福建,船头要扫过长云。
深源的人士很多才子,张良这样的谋士。
违背大家的命令独自出征,不如丢下军队撤退。
匆忙之际告诫征讨的时机,咫尺之间却遭遇边境之乱。
犀甲闪耀着光芒,战船纷纷扰扰。
张良已去而复返的旗帜,赤壁之战的将士们最终被焚毁。
我遥望大海和天空广阔无际,心中叹息到底会有什么结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炎夏之际,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感到忧虑和不安时所作的一首感事诗。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对将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诗的前四句描述了炎夏时节的紧张氛围和征兵的准备,展现了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后六句则转向了对将领的思考,表达了对将领的担忧和不满。诗人认为,违背众人意愿,单独行动,并不是明智之举,不如放弃这次出征。这种思考揭示了诗人对将领的不信任和对战争结果的担忧。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失望和对未知未来的无奈。他遥望着大海和天空,心中充满了叹息和疑惑。这种表现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感情色彩,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