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自怀人不耐愁,黄莺何事更枝头。
情知春色归杨柳,怕惹离愁懒上楼。
戍楼之妇,四时怀思夫君
“已自”:已经,已经。指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怀人不耐愁”,指妻子因丈夫不在身旁,而感到孤独和忧愁。
“黄莺何事更枝头”,黄莺为何要在春天到来之时飞到柳树上栖息呢?这里诗人以黄莺为例,暗示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就像黄莺一样难以抑制。
“情知春色归杨柳”:诗人以春色为喻,表达了妻子对丈夫深深的思念。
“怕惹离愁懒上楼”,妻子怕被春天的美景所吸引,而引发自己的离愁别绪。因此,她宁愿待在楼下,也不愿独自上楼去观赏春景。
译文:
妻子已经因为思念丈夫而不耐愁苦,为什么黄莺还要在春天到来时飞到柳树上栖息呢?我知道春天的景色会归向杨柳,但我怕被这美丽的景色所吸引,而引发自己的离愁别绪。因此,我宁愿待在楼下,也不愿独自上楼去欣赏。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妻子对丈夫深深思念之情的诗。首句“已自怀人不耐愁”,直接点明了妻子的心境。她已经因为丈夫不在身旁而感到孤独和忧愁。这种情感是自然而生、无需刻意修饰的。次句“黄莺何事更枝头”,则通过对比来进一步渲染妻子的相思之情。黄莺是春天的象征,它的出现总是与美丽的景象相伴。然而,妻子却因为丈夫不在而无法欣赏这一美景,这种无奈和痛苦让她感到更加孤独和寂寞。三句“情知春色归杨柳”,则是进一步将妻子的情感推向高潮。她深知春天的色彩将会归向杨柳,但她却害怕被这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从而引发自己的离愁别绪。四句“怕惹离愁懒上楼”,则表达了妻子的最终决定。她宁愿待在楼下,也不愿独自上楼去欣赏春景。这种决绝的态度让人感到她的坚强和独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妻子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它不仅是一首情感诗,也是一首描绘人物内心世界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