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驰驱趁夕晖,胡笳羌笛听全非。
可怜青冢埋香骨,空使芳魂月夜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种提示确定诗句出处并进一步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意是作答的基础,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是作答的关键,最后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本题中“文姬归汉”出自王昌龄的《昭君怨》,“昭君”是王嫱的字,她出塞和亲,远嫁匈奴,成为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和平使者。后因思念故国,又请求入朝为宦者,但被拒绝。遂在马嵬坡(今陕西兴平)自缢身亡。《昭君怨》这首诗就是借咏昭君故事来写宫女的怨恨之情。首句“万里驰驱趁夕晖”,意思是说:在黄昏时,我乘着马车奔驰。“驰驱”的意思是奔驰、疾行。“趁”的意思是趁着、趁着。“夕晖”指的是夕阳的余晖,即落日的余光,这里用来形容诗人骑马奔驰的场景。次句“胡笳羌笛听全非”,意思是说:听到的胡笳羌笛的音乐,与往日的完全不同了。“笳”是一种管乐器,古代用羊皮蒙成,吹起来声音高亢激越。“羌笛”是指羌族的乐器。这里的音乐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与从前不同。第三四句“可怜青冢埋香骨,空使芳魂月夜归。”“青冢”是指西汉末年王昭君出塞和亲时,从京城长安来到塞外,死后葬于大漠之阴的墓穴。后人在大雁塔下为她建了墓,称“青冢”。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可惜啊,她的香骨埋在沙漠之中,只让那美好的灵魂在月夜中归来。“埋香骨”指王昭君的尸骨埋在沙漠里。“芳魂”指美好的灵魂。这两句写出了王昭君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答案】
译文:
我骑着马沿着边塞小路奔驰着,趁着傍晚的余辉。听到的胡笳羌笛的音乐,与往日的全然不同了。可惜啊,她的香骨埋在沙漠之中,只让那美好的灵魂在月夜中归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咏叹王昭君的故事抒发了宫女的幽怨之情。王昭君出塞和亲,远嫁匈奴。后来,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见,王昭君向其赠送一柄金扇子,上面绣有一只凤凰。昭君临别时,在毡帐前唱起悲歌,感动了呼韩邪单于和满座匈奴将士,决定不再侵犯中原。后来,王昭君回到长安,人们发现她的美貌依然如故,于是给她取了一个新名字——王明君。王明君回到宫廷之后,受到皇帝和宫人们的热烈欢迎。《汉书·元帝纪》载:“及呼韩邪单于款五原塞,愿保塞传之子孙,请罢边备。”可见王昭君不仅美丽而且聪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她在宫中生活得很不愉快,甚至遭受到了残酷的虐待,所以她只好请求入朝为宦者。但是,这个请求被拒绝了,于是她就选择了自杀。这首诗正是通过咏叹王昭君的故事抒写了宫女的幽怨之情。
首句“万里驰驱趁夕晖”,意思是说:在黄昏时,我乘着马车奔驰。“驰驱”的意思是奔驰、疾行。“趁”的意思是趁着、趁着。“夕晖”指的是夕阳的余晖,即落日的余光。这句诗描写了主人公在黄昏时刻骑马奔驰的情景,表现了她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以及自己命运的无奈。“胡笳羌笛听全非”,意思是说:听到的胡笳羌笛的音乐,与往日的完全不同了。“胡笳”是一种管乐器,古代用羊皮蒙成,吹起来声音高亢激越。“羌笛”是指羌族的乐器。这里的音乐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与从前不同。这两句诗写出了主人公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三四句“可怜青冢埋香骨,空使芳魂月夜归”,“青冢”是指西汉末年王昭君出塞和亲时,从京城长安来到塞外,死后葬于大漠之阴的墓穴。后人在大雁塔下为她建了墓,称“青冢”。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可惜啊,她的香骨埋在沙漠之中,只让那美好的灵魂在月夜中归来。“埋香骨”指王昭君的尸骨埋在沙漠里。“芳魂”指美好的灵魂。这两句写出了王昭君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最后两句“文姬归汉”出自王昌龄的《昭君怨》,意思是说:王昭君终于回到了汉朝。“归汉”是指回到了汉朝,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两句诗写出了王昭君对故国的热爱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