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邑初开尽废田,狮球通道集人烟。
而今还作青芜国,屈指沧桑几变迁。
【注释】:
井邑:村落。
狮球:指古时广州城外的狮子洋。通道:指南海诸岛通往大陆的海上通道。
还作青芜国:意指现在还是一片荒草之地,即“青芜国”。
沧桑:经历变迁、变化。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首句写台地的开垦情况,次句写南海通道的开通,三句说今日仍为荒草,四句抒发对历史的慨叹。全诗以时间为线索,层层深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感慨。
井邑初开尽废田,狮球通道集人烟。
而今还作青芜国,屈指沧桑几变迁。
【注释】:
井邑:村落。
狮球:指古时广州城外的狮子洋。通道:指南海诸岛通往大陆的海上通道。
还作青芜国:意指现在还是一片荒草之地,即“青芜国”。
沧桑:经历变迁、变化。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首句写台地的开垦情况,次句写南海通道的开通,三句说今日仍为荒草,四句抒发对历史的慨叹。全诗以时间为线索,层层深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感慨。
【注释】 西湖:指杭州西湖。春游:春天出游。里湖,指西湖中之孤山、苏堤一带,以风景秀丽著称,是杭州名胜之一。 茶香:泛指西湖周围茶馆的香气。 芹:芹菜。芹脆:形容芹菜新鲜可口。芹脆鲫鱼肥:形容西湖周围的鱼儿肥美。 画榼(kē):酒器。榼,古代的一种小口大腹的陶制酒器或水罐。 【赏析】 《梦江南》词调为宋代流行的一种慢词,内容多写男女情爱和离愁别恨。作者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注释】 梦江南西湖春游曲六首 其四:梦江南,是南宋时流行的一种词调。 白堤:位于杭州市西,为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相传白居易曾在此筑堤以引湖水入城,后人称此堤为“白堤”。 凤涴:即花被风打落。涴通污,指花被风吹落。 裙带:女子的系在腰间的丝带。 牵:牵引。 【赏析】 这首《梦江南》词写的是春天西湖边游玩的愉快心情。 上片写春游西湖的美景,下片则写出了游春的乐趣。 全词从“春”字落笔,紧扣主题
【注释】 1. 减兰:词牌名。 2. 效:学习,仿制。 3. 东坡:指北宋文学家苏轼,字子瞻(zhān),号东坡居士。 4. 郑庄好客:典出《左传·定公四年》“郑人相恶”章,后以指郑国善于待客。 5. 杂诗新体:指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6. 花叶亲书娇旖旎:指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花叶相辉影,风霜共夜浮”句。 7. 生小腰支:意谓自己年轻时候的腰身。 8. 树底秋千罥鬓丝
【解析】 本首诗为作者在杭州西湖春游时所作。前两句点明地点和时间,是春游的好去处,“好”字写出了游客的喜悦心情。第三句写湖上的游船,第四句写归营的蕃马。后四句是全诗的高潮部分,“镫火满高城”,以灯火通明衬托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景象。“八”是虚指,泛指众多的船只。“画船”即彩绘的船,也泛指各种船只。“齐”是形容词后缀,表示全部的意思。“傍湖行”中的“傍”是靠着的意思。“湖”是名词,指西湖。
【解析】 1.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1)第一句“君怀才不遇,托于缘情绮靡,以纾幽抱”中的“绮靡”,是文辞艳丽的意思,“纾幽抱”即排遣心中的忧愁。所以此句的意思是:你怀才不遇,借诗词来寄托情感,排遣内心的忧郁。“竹垞老人”指张岱,张岱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书画家,有《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等著作。张岱曾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可见张岱对文章的价值认识极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特色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意象的特征来进行赏析,然后结合题目要求来作答,注意要点的把握。 “梦江南西湖春游曲六首其三”“马塍东”,这两句交代了诗人在春天来到杭州西湖游玩,并且选择了马塍这个地方。马塍是西湖边的一个地名,位于孤山西麓,因南宋理宗皇帝赐名“赐恩”而得名。 “十亩荠花团紫蝶,一鞭榆荚送青骢”
【注释】 芳华婉娩:美丽的女子。莲步生尘,步履轻盈如在莲花之上,好像踏起了阵阵轻烟。罗袜刬:指穿着丝织的袜子。粉蝶:蝴蝶。随香过玉肩:蝴蝶随着花香飞过美女的肩头。疏风袭袖:微风轻拂衣袖。桐叶成阴:梧桐树上叶子已经茂密。花余后:落花之后。第二桥:即下蔡桥,位于颍阳县城东南,是一条通往汝南郡的古桥。 【赏析】 这首词描写一个美人在春光中走过颍阳城东门,经过一座小桥时,她被梦中所见到的情景深深吸引住
【注释】 流云卷素叠:流云飘散,白色的布被叠成层层。 愁与青虫共结:忧愁与青虫相随。 又玉簟送凉,纱橱通月:又像玉制的席子送来凉爽,纱做的橱子透着月光。 莲衣坠雪:像莲花一样的衣裳落满雪花。 叹扇纨轻弃瑶箧:感叹扇子轻弃在瑶台的箱子里。 重游处,柳桥系马:重游之处,柳桥上系马。 又玉簟送凉,纱橱通月:又像玉制的小桌送来凉意,纱做的橱子透着月光。 湘皋无限怨别:湘皋有无尽的离别之恨。 袖襭芳兰
菩萨蛮 兽环连琐屏山曲。绣熏懒熨方花褥。 不解诉离情。画楼闻雁声。 罗囊犹在箧。心字馀香灭。 小立晚风前。落梅飘满肩。 注释: 兽环 - 古代妇女首饰的一种,指金饰连环的发簪。 连琐屏 - 指挂在屏风上的连环。 山曲 - 指屏风上描绘的山水风景。 绣熏 - 指绣有香气的花褥。 画楼 - 指雕梁画栋的楼阁。 罗囊 - 指装有香料的小袋子或盒子。 箧 - 指箱子。 心字 - 指写有“心”字的香袋。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 银烛秋屏浅梦中:银烛,指蜡烛,秋天的屏风上映出的是淡淡的烛光。 花光人影斗玲珑:花影与人影在明亮的月光下交相辉映,如玉人般美丽动人。 瓜犀暗怯寒泉沁:瓜犀,一种植物,这里用来比喻女子肌肤娇嫩细腻。寒泉沁,寒冷的泉水使人感到清凉舒适。 荷露微销宿酒浓:荷露,荷花上的露水,这里指清晨露水中带有荷花清香的气息。宿酒浓,隔夜的酒还未完全醒透。 香雾敛,晓云空:清晨的雾气渐渐散去
【注释】 1. 台疆:台湾。 2. 安平:今台南市,当时是台湾的政治中心。 3. 使节:外交官或使者。 4. 北府兵:指北府都督府的军队,驻防台湾。 5. 筹海:筹划海上防御事务。 6. 铸错:铸造错误,这里比喻错误的决策。 7. 金城:指坚固的城池。
丙申1896早春感兴衰病经年霜鬓稀,又春新柳带烟肥。 花前扫径非缘客,梦里还乡也当归。 徙燕尘梁空阅世,驯鸥沧海久忘机。 不愁寒雨连江暗,准备轻蓑向钓矶。 注释: - 衰病经年霜鬓稀:形容自己年纪已经很大,头发白了。 - 又春新柳带烟肥:春天的新柳带着烟雾的香气,看起来更加丰满。 - 花前扫径非缘客:在花前打扫道路并不是因为有什么客人需要经过。 - 梦里还乡也当归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冒鹤亭孝廉的赞美之情。下面我将逐句解读: 君家洗钵池头水,濯出诗肠锦万端。 注释:你的家族在洗钵池边洗涤,池水清澈如镜,洗净了你的诗歌才情,使得你的诗歌如同锦绣般绚烂多彩。 译文:你的家族在洗钵池边洗涤,池水清澈如镜,洗净了你的诗歌才情,使得你的诗歌如同锦绣般绚烂多彩。 赋擅兰台长讽谕,辞成齑臼话辛酸。 注释:你擅长写作,经常在兰花台前吟诵诗歌
【注释】 1. 台疆:即台湾。2. 杂感:对当时社会政治情况的感想或议论,此指对台湾局势的议论。3. 偃武:息兵。4. 恤疮痍:怜悯战争造成的创伤。5. 珠崖:古地名,今广东雷州、徐闻一带。6. 穷发一隅:极言台湾偏远之地。7. 汉德:汉代的功德。8. 队里:指军队。9. 旌旗:古代行军时用以指挥部队的一种标志。10. 此为反用其意。作者认为台湾在大陆与日本海之间,是一片偏僻落后的地方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诗歌,然后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从内容、主题等角度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最后要分析该诗句运用的艺术手法,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及诗人的思想情感等。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对诗歌进行赏析。 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一道综合分析题
诗句释义: 1. 台疆杂感:这是一首关于台湾岛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台湾岛的感受和思考。 2. 岛国新更自建旄:岛国新更,意味着台湾岛的新变化或新的建立;自建旄,指的是自行建造旗帜或象征,可能是指台湾岛在历史上有过独立的历史,但现在被中国收回。 3. 登坛拜印励同袍:登坛拜印,指的是登上祭坛进行祭祀仪式,表示对国家的忠诚和尊重;励同袍,指的是激励身边的同伴或战友,强调团结和合作的重要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