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乎一月写虚空,巾拂飘然朗朗中。

草树微光知着露,水天清籁略因风。

峰阴忽觉当头暗,泉脉无端拨手通。

此夕长吟谁与听,高寒鹤影忽飞冲。

山道步月:

仙乎一月写虚空,巾拂飘然朗朗中。

草树微光知着露,水天清籁略因风。

峰阴忽觉当头暗,泉脉无端拨手通。

此夕长吟谁与听,高寒鹤影忽飞冲。

注释:

  • 仙乎一月写虚空:形容月亮如同仙境一般,皎洁明亮。
  • 巾拂飘然朗朗中:用巾子轻轻拂去衣袖,动作轻盈,显得潇洒自如。
  • 草树微光知着露:草树在月光下微微发光,仿佛沾着露水一样。
  • 水天清籁略因风:水面上的波纹和远处的风声相融合,形成了清澈的声音。
  • 峰阴忽觉当头暗:突然感觉到山峰背后有些阴暗。
  • 泉脉无端拨手通:泉水的流动似乎无缘无故地触动了我的手腕。
  • 此夕长吟谁与听:在这个夜晚,我独自吟唱,不知道谁会听到。
  • 高寒鹤影忽飞冲:在这寒冷的高山上,忽然出现了一只白鹤的身影,快速飞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山道上漫步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以“仙乎一月写虚空”开篇,将月亮比作仙人般超脱,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接着,他用“巾拂飘然朗朗中”来形容自己行走时轻快的步伐和轻松的心情。

在后四句中,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周围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草树微光知着露”表现了夜色中的细微变化;“水天清籁略因风”则捕捉到水天交映的美景和风的轻抚;“峰阴忽觉当头暗”和“泉脉无端拨手通”则反映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和对自然现象的好奇;最后,“此夕长吟谁与听,高寒鹤影忽飞冲”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的寂寞和对自由飞翔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的感受,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充满了诗意,如“仙乎一月写虚空”、“高寒鹤影忽飞冲”等,都富有想象力和美感,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