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李元礼,相思寄远声。
论交容后辈,知己有先生。
落月言愁切,新诗到眼明。
草堂正人日,难遣此时情。

【注释】

丙寅:即公元760年。载园太守:即李邕,曾任北海郡(今山东潍坊一带)太守。怀诗:指诗人写给李邕的诗。

【赏析】

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是诗人在人日(农历正月十五)时所作,表达了自己对李邕的思念之情。全诗四联八句,前四句写收到李公的书和诗,五、六句写与李邕交往之深;后四句写诗人因思念李邕而感到落寞惆怅。

“惭愧李元礼,相思寄远声。”这两句说自己因惭愧而不敢向李邕表达自己的心意,只好通过书信把深深的相思之情寄托给他。

“论交容后辈,知己有先生。”这两句说自己能与李邕结交为朋友,是因为李邕谦虚地接纳了晚来者。而自己能有知己,是因为有像李邕这样的老师指导。

“落月言愁切,新诗到眼明。”这两句说,看着一轮明月从天边落下,诗人的心情更加愁苦,因为想到李邕已经离去很久,没有收到他的回信,心里很是着急。而当看到李邕新写的诗时,又不禁为他的才华所感动。

“草堂正人日,难遣此时情。”这两句说,在人日前的一天,诗人来到草堂,想借酒浇愁,但面对满座的酒徒,诗人无法排遣自己的忧愁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李邕的怀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中既有对自己与李邕交往的感慨,也有对人生离别的感慨。语言朴实无华,却感情真挚,让人读来倍感亲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