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冰作面,剪雪为衣,溪畔盈盈女。幽怀谁许。相逢处、翠袖低垂不语。
淡黄眉妩。听子夜、歌残白纻。更难兼、并蒂连枝,姊妹还同侣。
因念云迷洛浦。自陈王去后,离别酸楚。明珠翠羽。
相迟误、脉脉此情尘土。花魂无主。抵多少、小窗微雨。
愿年年、月白风清,仗东君留取。

【注释】

镂冰作面:指水仙花的花瓣如冰雕一般晶莹剔透。

剪雪为衣:形容水仙花的花瓣洁白如雪。

溪畔盈盈女:形容水仙花娇艳欲滴。

幽怀谁许:心事无人能理解。

相逢处:相遇的地方。

翠袖低垂不语:女子低头含羞,不敢言语。

淡黄眉妩:眉毛像淡黄色的眉毛一样娇媚。

听子夜:听到子夜的歌。

并蒂连枝:并生在一起的枝叶。

云迷洛浦:像云一样迷失在洛水之滨。

陈王:指西晋文学家潘安,字安仁,美姿仪才学。他常游于洛阳道,时有妇人遇之者,必屏息而避。潘后出,其妇辄敛衽重行,表示敬意。潘公闻之,叹曰:“所谓‘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遂止不前,终绝于佳人;而“掷果盈车”者,亦无复继焉。后人遂称美色为“洛神”,以《洛神赋》为美色之作。

明珠翠羽:比喻水仙花色彩鲜艳。

相迟误:相互延迟错过时机。

脉脉此情尘土:意思是彼此心意相通,却如同被尘埃所掩蔽。

抵多少,小窗微雨:意思是有多少比得上,小窗下微弱的雨水。

愿年年月白风清,仗东君留取:愿望每年都能有美好的月色和清风,希望上天能够留住这些美好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咏水仙的词,词中写水仙花的形与神,通过描写水仙花的美丽动人,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上片首句写水仙花的形态,“镂冰作面,剪雪为衣”,形象地描绘了水仙花花瓣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的特点。接着,词人用“溪畔盈盈女”来形容水仙花的美丽多姿,宛如一位娇艳欲滴的女子。“幽怀谁许”,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因为心事无人能理解。

下片主要描写水仙花的情感表达。“淡黄眉妩”,形容水仙花的颜色淡黄而眉梢妩媚,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听子夜歌残白纻”,“白纻”是一种古乐器,这里借指歌声婉转悠扬。“更难兼、并蒂连枝,姊妹还同侣”,进一步描绘了水仙花的亲密关系,仿佛它们就像一对连理枝上的姐妹,共同度过时光。“因念云迷洛浦”,则又回到了水仙花的传说中,它曾经被云雾所迷惑,无法找到归途。“自陈王去后,离别酸楚”,这里的陈王指的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曹丕,他曾游于洛阳,与洛阳的一位美女相遇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然而,这位美女最终还是离开了他,使他感到悲伤和酸楚。

“明珠翠羽,相迟误、脉脉此情尘土”这两句则是对水仙花的一种赞美。水仙花的色彩美丽,如同明珠般耀眼;它的叶片翠绿,如同翠羽般华美。然而,由于它们的美丽过于耀眼夺目,所以往往被人忽略。但是,它们依然默默地生长着,将自己的美丽传递给周围的一切。“抵多少,小窗微雨”这句话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窗外的小窗下,那里的微雨似乎也感受到了水仙花的柔情,轻轻地滋润着它们的生命。

整首词通过对水仙花的描绘,表达了词人的深情厚意。它不仅赞美了水仙花的美丽与高贵,更通过水仙花的意象传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种永恒主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