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云四月天,阴晴最难作。
蚕桑及豆麦,其性有好恶。
濒海无桑麻,豆麦乃本务。
收之须及时,莫为阴晴误。
晨出硕中田,抱归日已暮。
广场恣堆积,不妨越宿露。
掼床与连耞,筛把诸农具。
家人分执事,留精粗使去。
所防风扬沙,更畏雨成澍。
金气未坚甲,生芽一似怒。
水壮陵土母,为食致泄吐。
勤惰争一刻,此苦欲何诉。
【注释】
谚云:四月天,阴晴最难作。谚语说:“四月天气变化无常。”
蚕桑及豆麦,其性有好恶。蚕和桑,还有豆和麦,它们的习性是有好有恶的。
濒海无桑麻,豆麦乃本务。沿海地区没有种植桑和麻,种豆和麦才是根本的农事活动。
收之须及时,莫为阴晴误。收割的时候一定要赶早,不要因为天气的阴晴而耽误了时间。
晨出硕中田,抱归日已暮。清晨就出了田野,抱回收获的庄稼已是傍晚时分。
广场恣堆积,不妨越宿露。广场上随意地堆满了收获的庄稼,也不怕过夜露水。
掼床与连耞,筛把诸农具。摔打、连接等,是农具的多种用法,如掼床就是摔打,连耞就是连接。
家人分执事,留精粗使去。家人分派不同的工作,留下精华部分去处理粗活。
所防风扬沙,更畏雨成澍。所担心的是风吹扬起沙尘,还担心雨后土地变湿发生涝灾。
金气未坚甲,生芽一似怒。金色的稻谷还没有长结实,芽儿长得好像在发怒一样。
水壮陵土母,为食致泄吐。水分充足使得土壤肥沃,导致庄稼生病,甚至倒伏。
勤惰争一刻,此苦欲何诉。勤劳和懒惰都在争夺这宝贵的一刹那,农民们为了生计而忍受着这种辛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家劳动的艰苦生活,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形象,反映了农民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尊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和关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