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露华白,早禾渐可登。
晚稻亦欲秀,寒暖贵相应。
气热浆易涸,过冷浆难凝。
不凝实乃细,涸则秕相仍。
两者禾之病,其耗匪斗升。
更虑暴风雨,阻势恣凭陵。
花开不得缩,谷脱如骞崩。
安得日和煦,颖栗垂青塍。
风雨符五十,万宝效其能。
坐候腰镰出,负任如勿胜。
比屋黄庐满,劳苦安足矜。
农富恒有余,农贫恒不足。
七八月之间,青黄不相续。
屈指望秋分,新禾未尽熟。
捋摔向清晨,妇子趁日暴。
气湿安即坚,微火逼其族。
舂之及簸之,为饭仅得粥。
所以忍食者,聊以救枵腹。
吁嗟光宗好,粒粒满车簏。
非时急取之,十不存五六。
穷黎无奈何,食之恨不速。
自怜一年劳,且免儿女哭。
人言田家乐,我言田家苦。
苦乐本无定,材力有良窳。
赢者得其三,绌者失其五。
此外正平等,仅足持门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共四十八句。
首先我们来逐句解析诗歌内容:
- 八月露华白,早禾渐可登。
- 描述了八月份的露水和白色的禾苗。
- “露华”指的是早晨的露水,通常在清晨时分出现。
- “白露”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天气开始转凉,露水增多,植物逐渐成熟。
- “禾渐可登”说明稻谷已经可以收割了。
- 晚稻亦欲秀,寒暖贵相应。
- 提到了晚稻的生长情况,希望它也能长得漂亮。
- “秀”在这里指的是稻谷成熟,呈现出美丽的金黄色。
- “寒暖贵相应”意味着稻谷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冷热交替有利于稻谷的成长。
- 气热浆易涸,过冷浆难凝。
- 描述了稻谷成熟后,气温过高会使米浆变得干涩,气温过低则会使得米浆难以凝结成米。
- “浆”指的是稻谷加工成米的过程。
- 不凝实乃细,涸则秕相仍。
- 指出如果稻谷没有完全成熟就干燥了,那么制成的米就会很细;而如果米糊得太干了,就会有很多秕粒。
- “秕”是指稻穗中没有成熟的谷粒,通常是因为水分不足或温度不适导致的。
- 两者禾之病,其耗匪斗升。
- 这里提到的“两者”可能是指早稻和晚稻。
- “病”指的是影响稻谷生长的问题,如缺水、病虫害等。
- “耗”指的是消耗,即由于这些病害导致的经济损失。
- “匪斗升”指的是数量巨大,不是一小堆粮食。
- 更虑暴风雨,阻势恣凭陵。
- 担心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会阻碍稻谷的生长。
- “暴风雨”指的是强烈的自然天气事件,可能会对农作物造成损害。
- “恣凭陵”意味着暴风雨的力量很强大,可以轻易地摧毁农作物。
- 花开不得缩,谷脱如骞崩。
- 如果稻花不能及时开放,稻谷就可能脱落。
- “骞崩”形容的是极其突然和严重的损失。
- 安得日和煦,颖栗垂青塍。
- 希望能有温暖的阳光,让稻谷能够茁壮成长。
- “颖栗”指稻穗上的谷粒。
- “垂青塍”意味着希望土地肥沃,能孕育出好的庄稼。
- 风雨符五十,万宝效其能。
- 通过风雨的考验,所有的作物都能展现出它们的能力。
- “五”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五十天或者某种周期,具体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理解。
- “万宝”泛指各种作物。
- 坐候腰镰出,负任如勿胜。
- 等待农具(镰刀)准备好去收割庄稼。
- “负任”指的是扛着农具,准备进行劳动。
- “勿胜”意思是负担很重,但这是农民的常态。
- 比屋黄庐满,劳苦安足矜。
- 农村的房子被稻谷覆盖,显示出农民的辛勤工作。
- “比屋”可能指的是每家每户,整个村庄都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 “黄庐”指的是农家房屋的屋顶被稻谷覆盖的景象。
- “劳苦安足矜”意味着农民的辛劳是值得赞扬的,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 农富恒有余,农贫恒不足。
- 农民普遍富裕,但也有人贫穷。
- “富”和“穷”在这里指的是经济状况的好坏。
- “恒有余”和“恒不足”反映了农民收入分配的不均。
- 七八月之间,青黄不相续。
- 七八月是水稻成熟的季节,但是青稻和黄稻不会同时成熟。
- “青黄”指的是稻田中的两种不同成熟阶段的稻谷。
- “不相续”意味着两者之间有一个明显的时间差。
- 屈指望秋分,新禾未尽熟。
- 期待秋分时节,那时新收割的稻谷还未完全成熟。
- “秋分”是中国的传统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一半时间过去。
- “新禾未尽熟”意味着新收获的稻谷还没有达到最好的状态。
- 捋摔向清晨,妇子趁日暴。
- 妇女和孩子在清晨趁着阳光好的时候去拔取稻谷。
- “捋摔”指的是用手轻轻拨开稻谷。
- “妇子”泛指妇女和孩子。
- “趁日暴”是指在晴朗的白天利用阳光晾晒谷物。
- 气湿安即坚,微火逼其族。
- 稻谷在湿润的环境中会变得坚硬,需要用小火慢慢烘烤。
- “气湿”指的是稻谷吸饱了水分。
- “族”在这里指的是稻谷的纤维部分。
- “微火逼其族”意味着用小火慢慢烤干稻谷,使之变硬。
- 舂之及簸之,为饭仅得粥。
- 将稻谷舂打和簸扬,只能得到稀薄的粥状食物。
- “舂之”指的是舂米的动作。
- “簸之”指的是簸扬稻糠的动作。
- “为饭仅得粥”意味着做出来的米饭非常稀薄,不够饱满。
- 所以忍食者,聊以救枵腹。
- 因为食物稀少,只好忍受饥饿。
- “枵腹”指的是肚子空空如也。
- “忍食”是指忍受饥饿,不挑食。
- “聊以救枵腹”意味着勉强填饱肚子而已,生活条件艰苦。
- 吁嗟光宗好,粒粒满车簏。
- 感叹国家粮食充足,一粒粒都装车运走了。
- “光宗好”可能是指国家政策支持农业生产,粮食产量好。
- “粒粒满车簏”意味着粮食丰收,每一粒都装满了车厢。
- 非时急取之,十不存五六。
- 如果不及时收获,许多粮食就会损失掉。
- “非时急取之”意味着错过了收获的最佳时机。
- “十不存五六”意味着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够保存下来。
- 穷黎无奈何,食之恨不速。
- 穷人没有办法,只能无奈接受这种局面,吃不上饭会感到遗憾。
- “穷黎”指贫困的人。
- “无奈何”意味着没有办法,无法改变现状。
- “恨不速”意味着非常希望能够快点到来。
- 自怜一年劳,且免儿女哭。
- 自己觉得这一年辛苦劳作,至少可以不用为孩子哭泣。
- “自怜”意味着自我安慰,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 “一年劳”指的是一整年的辛勤劳作。
- “且免儿女哭”意味着至少可以减轻孩子因饥饿而哭泣的痛苦。
- 人言田家乐,我言田家苦。
- 有人说种田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我要说种田真的很辛苦。
- “人言田家乐”可能是指社会大众对农业生活的普遍看法。
- “我言田家苦”意味着个人经历显示种植并不都是快乐的。
- 苦乐本无定,材力有良窳。
- 种田的快乐与痛苦并没有固定标准,关键在于个人的能力和努力。
- “苦乐本无定”意味着快乐与痛苦都是主观的感受,没有客观的标准。
- “材力有良窳”指的是人的能力和体力好坏决定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 赢者得其三,绌者失其五。
- 成功的人在这三方面(收成、财富、家庭)会得到很好的收益;而失败的人在这些方面会失去很多。
- “赢者得其三”意味着成功的人能够得到大部分的收益。
- “绌者失其五”意味着失败的人会遭受很多损失。
- “三”、“五”在这里可能代表不同的方面或比例。
- 此外正平等,仅足持门户。
- 除了那些幸运的成功者外,大多数人都是普通水平,勉强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求。
- “此外”指的是其他的情况或人物。
- “正平等”意味着大多数人的处境是一样的,没有太多差别。
- “仅足持门户”指的是勉强能够维持一家的生计,但可能无法过上更好的生活。